文| 木凡尘
最近翻书看共情,来讲我遇到的小故事。
1.共情
前段时间,我报名某平台开展的一个线上写作课。
这个课程是一个畅销书作家A老师发起的,但实际给我们上课的,还有BCD三个老师。
一天晚上,C老师给我们上文章点评课,就是公开点评学员的文章作业。
据说C老师是编辑,出过一本励志书,虽然名气还不够大。
但在我看来,只要出过实体书的都是牛人,这让我心生敬佩。
但是在她点评第二篇和第三篇学员文章时,她一边说话,一边呵呵地笑。
类似这样的语言:
你说这是有用的信息么?呵呵——
我想不到这一大段文字跟文章标题有什么作用?
还有(念学员的文章段落)……呵呵——
你说这样的文章发在我们平台,平台敢发吗?呵呵——
如果发到其他平台,你让其他平台的读者怎么想?对吧,呵呵——
所以……真的,呵呵——写的时候多想想,你这文章是给谁看的……
说实在的啊(继续呵呵)……
尽管文章不是我写的,我听的感受,也是越来越不舒服。
近乎嘲讽的、长时间的呵呵笑,还有类似质问的反问语气,与其说她在点评,不如说她透过文章在打击学员。
打击人的自尊和自信。
心理强大点的还好,如果没做好接受打击的心理准备,严重点真的会让人自我怀疑,从而放弃自己坚持写作的信念和梦想。
这些被点评的文章,我们学员都提前看过。
文章即使没有达到发表的水平,可能也有一些逻辑或者结构方面的不足,但是有什么好笑的呢?
如果文章已经足够好,如果写这文章的学员已经知道怎么写了,她还需要报班浪费钱么?
高高在上的呵呵笑,让我觉得,如果我是写那篇文章的学员,这简直就是一盆又一盆的冰水,泼得人心灰意冷。
我想说,C老师在点评文章时,建设性的批评是应该的,也是让人愿意接受的。
但是不恰当的笑声,很有攻击性,确实缺少了对学员的共情。
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在《论人的成长》中,这样写道:
“有共情,才不会评判,有共情,才会有接纳,如此,才能更好地让被共情的人,对自己更加珍视和关心。”
“关心是一种能够培养创造力的态度——会产生微妙的实践性的新思想与创造性过程的滋养性氛围。”
共情产生关心,关心对人是一种滋养。
当我们被关心时,心里自然会有美好的感受。
同样的,如果我们关心别人,一样会滋养到自己,让自己内心充盈又满怀善意。
2关心
昨天下午我发微信给先生,让他早点回来,我说我晚上要赶作业。
昨晚先生是早回了,但是他同学来了,10点左右离开。
我带小孩先睡觉,等小孩熟睡已经快11点。
他送完同学回来,突然问我:你作业赶完没有?
我说:当然没有!让我先洗澡(他也没洗)。
他说好。
其实当时他问我的时候,我内心有个声音:竟然问我作业赶完没有,难得啊!
心里还是有点欣慰的。
他的询问,我觉得算是日常的小关心。
夜晚将近12点,他洗完澡站在阳台。
我语气平和:你在阳台做什么,不冷么?
现在回想,其实我也是在关心他呀。
不确定他是否感觉得到被关心,但是没关系,这文章他会看到。
很多男人没有女人那么敏感、那么情感丰富,
如果想传达信息给他:
可以当面直说;
当面不好意思的,发语音说;
发语音也说不出口的;
写文字发给他,未尝不是一种好的交流方式。
3.理解
“当个体感到痛苦、困惑、混乱、焦虑、冷漠、惊恐时,或者当他怀疑自我价值、身份认同混乱时,我们就要呼唤理解。”——罗杰斯《论人的成长》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让我理解他们,那谁来理解我?
让我理解你工作辛苦、养家不易,那谁来理解我带孩子的焦虑?
让我理解你父母劳苦功高,那谁来理解我爸妈成了空巢老人?
等等。
在我们很难过,很委屈时,
怎么还会有力量去理解他人?
是的,自顾不暇时,没有力量。
这个时候,我们不强迫自己去理解他人,
而是自己先珍视自己,给自己足够的关心。
人际关系包括亲密关系中,讲共情,讲理解,是需要真诚和关心同在的。
如果没有真诚和关心,理解就会变得强人所难。
还有,我们讲的共情,也是先共情自己,再共情他人。
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