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即地狱。是萨特的名言。我对这句话有另外的看法。 当我们看到某些人时,难以遏制自己内心的愤怒、冲动是因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我们如此讨厌这样的自己,仿佛父母对我们恨铁不成钢一样去发泄这种来源于恐惧的愤怒。你们有没有试过一直凝视镜子中的自己,当你一直凝视,你会产生一种感觉,仿佛镜子里的你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而恐惧,因为这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他了解你的一切,能看穿你的一切,知道你的喜怒哀乐,明白你所有隐藏的愤怒,压抑的自卑,这些都好像地狱一样折磨你,让你不得安宁,最终移开目光,在两军对垒中败下阵来。
那为什么说他人即地狱呢?
一、好孩子的隐性愤怒。这是最近看武志红老师的书了解到的。小时候父母大多希望我们做一个好孩子,那时候的父母很少像现在的新父母们这样关心如何科学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做个好孩子,而好孩子的标准也很简单,就是听话。小孩子好奇心强,不知道太多的规矩和所谓的规则,所以很容易做出一些大人觉得麻烦的事,多数父母会表达愤怒甚至发展到体罚,作为小孩处于弱势的地位,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或不再收到惩罚,就会刻意迎合父母的想法去做一个好孩子,但潜藏在内心的愤怒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抑到内心深处,当成年之后看到别人身上也有这样的特点,就好像触动了内心深处的发条,看到了那个压抑的自己,每时每刻都是对自己的折磨。我们重新想起了对自己真实意愿的违背,看到了为交换“利益”出卖自己的自己。当自欺欺人已经成为习惯,突然见到他人身上的特征如同镜子一样映射出卑微的自己,面对如此真实的自我时,怎能不被恐惧折磨。
二、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人的痛苦源自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特别喜欢王小波先生的这句话,时刻用这句话惊醒自己。当我们无法左右他人,甚至在他人身上发现我们甚至左右不了自己时,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周围的环境都失去掌控,如此我们怎能不对自己生出“你怎么如此没用”的感觉,这种自我否定仿佛毒蛇一样啃食我们的心,让我不得安宁。
三、别人身上的地狱是自我意识的投射。我们把对自身的愤怒转嫁到他人身上,因为很别人总比恨自己要来的轻松么,如此我们才能减轻自己的痛苦,让心灵获得一时片刻的安宁。
那什么样的人会将他人视为地狱呢?
一、意识与潜意识相背离的人。意识里想得到,而潜意识里却想拒绝,表层意识可能根本没意识到隐藏在深处的潜意识的真实想法,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造成了分裂,嘴上说的心里想的和实际行动完全不一样,长此以往内心压抑的冲突会越来越严重,乃至最终爆发。
二、不敢直面内心,对自我认识不清的人。自幼年起我们的很多行为和思考方式就已经形成了一些习惯,在长时间的加持下形成了思维和行为上的定势,我们不敢不愿意直面自己的内心已经形成了下意识的习惯,所以当和他人身上折射的自我狭路相逢时,我们再一次败下阵来,继而又生出恨铁不成钢的愤怒。
三、三观不成熟稳固,心智不成熟。因为内心真实想法始终不会消失,而不成熟的心智无法支持我们去行动和选择,最终导致我们心口不一,继续我们分裂的事实。
那如何才能不再视他人为地狱呢?
第一、直面内心的恐惧。你痛恨的就是你想要的,你讨厌的就是你想要的,这时就不要估计颜面,真正解决内心的困境,轻松愉快的过活才是正道。
第二、培养成熟的心智于三观。成熟的心智包含了自律、爱、成长和自我的宗教,有了这些东西我们才能真正变的成熟,才能拥有解决人生冲突和难题的道。
第三、让现实中的自我与想象中的自我逐渐接近,不断突破自我的困境,在成熟心智的引导下,向想象中的我前进,减少两者的差值,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第四、当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不要自己胡思乱想,我们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借助专业的力量帮我们自己看清自己的问题,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道路。
地狱不在别处就在人间,天堂也不在别处,也在人间。我们解决了内心的问题之后,内心就达到了和谐,实现了自洽,自洽的我们也就真正达成了自我实现。好好看吧,他人就是他人,我们就是我们自己,地狱不在别处,就在我们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