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初期,孩子与主要抚养人的安全依恋关系建立的越稳固,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发展的越好。这是安全依恋与安全感的关系。
01 陌生情境实验
这个实验是爱因斯沃斯设计的,用来研究婴儿在陌生的环境中跟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研究者通过实验来观察孩子的三种反应:当陌生人进入房间的时候,孩子对陌生人的反应;当妈妈离开的时候,孩子对分离的反应;当妈妈回来的时候,孩子对重聚的反应。
这个实验通常在孩子12个月左右做,通过观察大量孩子的行为和情绪表现,研究者发现:体现孩子和妈妈的关系,最为关键的是,当妈妈回来的时候,孩子与妈妈的互动模式。不同的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情绪不太一样。经过分析,心理学家把这些反应分为四大依恋类型。
1. 安全性依恋
表现为:当看到妈妈回来的时候,会开心地扑向妈妈,并和妈妈拥抱。重聚后,孩子能较快平静下来继续玩,因为他们的“安全基地”回来了。
2抵抗型非安全依恋
表现为:看到妈妈回来表现矛盾行为。一方面,他们想和妈妈亲热;另一方面,在妈妈靠近或拥抱他们时,却又开始抵抗。看到妈妈回来很开心,却又对妈妈的离开很不满,心理怨气无法释怀。
对号入座,这一点比较符合我。之前与老公的很多互动模式还停留在儿时的状态。比如老公晚归,内心很挂念,却口出恶语来指责他“干脆别回家了”。
3.回避型非安全依恋
变现为:看到妈妈回来,会故意躲避或忽略妈妈。他们会把自己的眼睛或身体转开,而不去主动寻求安慰。当妈妈抱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双臂是下垂的,不会回抱妈妈。
感觉自己也具备这种类型。回溯童年,我经常用这种躲避或故意忽视妈妈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愤怒怨恨。可是,妈妈也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以为我不想见到她),以至于让我和她的关系,很多年,都水火不容。
4.紊乱型依恋
顾名思义,这类孩子的行为表现是不稳定的。他们与妈妈重聚时,今天的反应和明天的反应往往是不一致的,这可能与妈妈与孩子的我互动关系毫无规律,没有形成一贯的互动模式。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相符比较恶劣,可能存在家暴、性侵等。
02 早期依恋关系对孩子有持续影响,但不应过度强调。
接触心理学,肯定绕不过“母婴关系”和“原生家庭”。我一开始学习,也是一头扎进这个误区,认为这是一个人生命的底色,意义重大。我绝对化地认为孩子与主要照料人安全依恋关系的程度,决定着未来孩子是否幸福。当然,孩子与主要照料人形成稳定地安全依恋,孩子初期的安全感相对就会好,更容易表现出更强的好奇心,与他们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关系。
但是,没有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是一成不变,又简单可见的,每个人的成长都充满了变数。而且,每个人吸收和理解外界环境的能力也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不要凡事都推究到孩子早期的母婴关系,最最重要的一点,你要相信孩子有选择、发展和成长的能力。那些过去式,做家长的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好,然而,我们千万不要陷入到愧疚自责当中,没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与其苛责过往,不如更好的活在当下,清晰当下的我们,能为孩子做更好的辅助和支持。
关系都是相互促进的过程,而非我们一厢情愿地单方面的需求。我们在影响着孩子,同时,孩子也在影响着我们。我们不要遇到任何事情,就把它归咎于安全感,似乎安全感的缺失是“万恶之源”。
比如,我儿子情绪就比较容易急躁。并不一定是安全感的问题,也可能他天生的气质;还有就是他耳濡目染我的一些缺乏耐心的表现,只是模仿我;或者孩子根本不知道情绪来的时候,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前段时间,我用游戏的形式给他用一个拳头,模拟了大脑的运作,并且把情绪失控比作魔鬼当家,把平静、理智、喜悦比作天使在线。当儿子情绪将要来临,我问4岁的儿子,你现在在用哪个脑工作,他经常就会“噗呲”一声笑出来,立即调整状态。我感叹这个方法太好用了,每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大脑,很少有人了解它。
我通过了一个故事性的脑科学讲解,不仅一下子攻破了儿子 “安全感”不足的问题,还让我儿子真的可以进行情绪自控了,并且我出现情绪失控的时候,他也会善意的提醒我。
要是之前,陷入孩子安全感不足的怪圈,我可能一边自责,一边与儿子小心翼翼的互动呢。有时候,我们无意识把问题简单化,其实,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们不愿思考,上了大脑“能偷懒,就偷懒”的当了。
总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行为,不可断章取义地武断下决定,也不能简单粗暴地说是婴儿期的安全感缺失,这是远远不够的。育儿也需要打开思路,不要一条路走到黑。
我们经常听说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很多时候,并不是说父母多厉害孩子就一定牛,而是多角度思考问题,多元化看待这个世界,给了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