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每月最少要入户走访一次。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像我们从来没参加这项工作的,也安排我们全员参加。我包的这两户,一户是86岁的李老大爷,他耳朵有些背,身体还算可以。老伴身体要利落很多。今天我找到他们的时候,老婆婆正拿着铁橛头在刨胡同里的杂草,那是她儿子家。李老大爷则坐在儿子大门前乘凉。
我是第二次见老婆婆,她一下子没认出来。我说:大娘,上次我来过您家来着,您还记得吧?这么一说,她记起来了,说“奥奥!你又来了呀!要回家吗?”边喊老头子,让他一块回家。这次来,核对扶贫包材料,核对二维码信息,还有了解帮扶需求。
天很热,老婆婆脸热得通红。她带着我回到她的家。李老大爷跟在后面,他腿脚慢一些,比我们晚到一会。他们的家,虽然破旧,但是收拾得还很干净。院子前面有块空地,里面种了好几种时令蔬菜,长得都很好。我问老婆婆:“大娘,这菜都是你们自己种的吗?长得真好!” “是啊!都不能干活了,也就是种点菜,自己吃着方便。” 我忘了拍照片,那一小片葱茏的小菜园,长得真是很旺实。老婆婆老伴两人都是1934年,86岁高龄,能把小菜园打理的这么好,可见他们都是勤劳的人,身体也还算硬朗。
院里面有三棵树,结果实这棵是梨树,枝头不大,长得却很旺盛,结了很多果实。另外两棵,我没仔细看是什么。几棵绿油油的树,把小院子点缀的很有生机。
厨房(叫锅屋)很简陋,有个煤球炉,是用黄泥坯做成的那种,还是小时候见过,已经很多年没再见过了。他们还在用着。门口这种一米左右高的小木门,我们叫“半门子”,现在不是这种的老屋,已经很少见到。记得小时候,每家正堂屋门前都有两扇这种“半门”。一年四季,除了冬季很冷的时候堂屋的正门要关着保暖,其他时候,用的都是这个第二层的“半门”,既采光通风又防雨防尘。正门都是纯木头做的,关上之后,屋内会黑咕隆咚的,除了外出或冬天的晚上,正门都是开着的。
半门上挂着一条毛巾,老婆婆拿来过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我一起进了堂屋。屋里东西不多,收拾得很利索。我把该核实的核实完成,然后问他们有什么需求?老婆婆拿出她们家的房屋土地使用证,说听说别人家都有宅基地证,我们这个是老屋,怎么只有这一个证?这个我还真是不太清楚。于是拍了照片,回去帮他们落实。另外,高龄补贴从85岁就开始享受,但看他们的收入测算表上,并没有这一项。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政策。这个也需要回去落实。
走访结束,老婆婆坚持把我送到大门口。每次她都很客气。然后我转去另一户张GM家。
张大婶刚60出头,但看起来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大。当家的十多年前去世,她自己一个人过。两个儿子都已成家,都在外打工。她身体患有糖尿病好多年。常年自己打胰岛素。
我因为刚来,只见过两次,通过两次电话,但每次她都特别客气。上一次我去她没在,接到电话后,她从好几里外的亲戚家赶回来。
昨天她刚从医院出院回来,最近身体感觉不太好,去医院住了一周。我让她拿出医院结算单据,把金额数据记下来,算了一下报销比例,发现花费超过了10%。作为问题记录下来。贫困户的扶贫特惠保,正常来说报销比例是要不低于90%的。
张大婶说,多亏了有这个好政策,要不身体不好,吃个药打个针的,伸手跟孩子要的话,那可就太难了。听说以后就脱贫了,她问会不会就没有这个政策了?我说您放心,现在是脱贫不脱政策,您可以继续享受的。
张大婶虽然年轻,房子也新,但她的家里收拾的并不比李老大爷家利索,到处一堆一堆的东西,很凌乱。我想,跟她的身体不佳有很大关系。李老大爷老们俩,虽然年龄大,但身体并没有大毛病,几年内都没有住过院。而张大婶则不然,自己一个人过,儿子又帮不了多少,身体不舒服,估计也就懒得去打理了。所以说,年龄大了,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事。
扶贫路上,祝愿他(她)们都健健康康,越过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