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

作者: 七月小七 | 来源:发表于2016-12-16 23:05 被阅读38次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检验格式:60-4X=20 解4X=60-20 4 X=40 X=10 检验:把X=10代入原方程, 左边=60-4×10=20, 右边=20, 左边=右边,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 检验:方程左边=60-4×10=20 =方程右边所以,X=10是方程的解

    8、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9、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10、 10、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

    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 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 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标数; 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也可以先画虚线的统计图)

    第三单元 :因数和公倍数

    1、几个非零自然数相乘,每个自然数都叫它们积的因数,积是这几个自然数的倍数。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绝不能孤立的存在。

    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找因数的方法:成对的找。)

    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从自然数1、2、3、……分别乘这个数)

    4、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5、按照一个数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成三类①只有自己本身一个因数的1 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在所有的质数中,2是唯一的一个偶数。 ③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作合数。(合数至少有 3个因数)最小的合数是4。

    按照是否是2的倍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两类偶数和奇数。最小的偶数是0.

    5、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作互质数

    6、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两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7、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举例:3×5=15,15是合数。

    8、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举例:[6,8]=24,(6,8)=2,24是2的倍数。

    9、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列举法、图示法、短除法 ......) ①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举例:15和5,[15,5]=15,(15,5)=5 ②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举例:[3,7]=21,(3,7)=1 ③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列举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翻倍法或短除法。

    10、质因数: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

    11、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12、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相邻的偶数(奇数)相差2。

    13、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

    3 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数字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14、和与积的奇偶性: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个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偶数(因数中只要有一个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3/7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a/b(b≠0)

    5、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样长。

    6、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方法:是(占)前面的数除以后面的数写成分数。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7、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8、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9、所有分母相同且分母为大于2整数的最简真分数和为一整数.

    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写作 11 ,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

    3

    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母为指定的分母。

    16、大于3/7而小于5/7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1/7的分数只有4/7一个。

    17、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和整数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类似。

    18、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19、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方法: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20、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21、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1)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2)化成小数后再比较。(3)先通分转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4)十字相乘法。

    球的反弹实验 球的反弹高度实验的结论:

    (1)用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不变,这说明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2)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2、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为带分数;计算后要验算。

    23、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加,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减,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差。

    24、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数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就接近2(1);分子分母越接近,分数就越接近1。

    25、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26、整数加法的运算律,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可以在分数加、减法中运用,使计算简便。乘法分配律也适用分数的简便计算。

    27、裂项公式(用于特殊的简便计算)

    第六单元 圆

    1、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以前所学的图形如长方形、梯形等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用圆规画圆的过程:先两脚叉开,再固定针尖,最后旋转成圆。画圆时要注意: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4、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r=d÷2)

    5、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直径。

    6、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所以要比较两圆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扇形是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扇形的大小是由圆心角决定的。(半圆与直径的组合也是扇形)

    7、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 画法:(1)画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8、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画法:(1)画出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9、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10、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每分前进米数(速度)=车轮的周长×转数

    11、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读pài)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 我们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π>3.14

    1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πd或C = 2πr

    13、求圆的半径或直径的方法:d = C圆÷π r= C圆÷ π÷2= C圆÷2π

    14、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C半圆= πr+2r C半圆= πd÷2+d

    15、常用的3.14的倍数: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16、圆的面积公式:S圆=πr2。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π倍。

    17、圆的面积推导:圆可以切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即S长方形=S圆);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即b=r);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即a=c/2=πr)。

    即:S长方形= a × b S圆 = πr × r = r

    注意:切拼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两条半径。C长方形=2πr+2r=C圆+d

    18、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 S半圆=r÷2 C半圆=C/2+d

    19、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

    面积的倍数=半径的倍数的平方

    20、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短。

    21、求圆环的面积一般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S圆环=R-r=π(R-r)

    22、常用的平方数:

    11222222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400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运用转化的策略可以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转化前后图形变化了,但大小不变。2、计算小数的除法时,可以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3、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可以把异分母分数装化成同分母分数来计算。

    4、在进行面积公式推导时,可以把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来计算。

    5、运用转化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灵活的分析问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lo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