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终还是没有投诉
点了个外卖,骑手在楼下打电话让我下去拿。骑手和我说,电梯人多要等很久,他还有其他单子要送。
那天很忙,我中午抽不开身,没法下去拿。等我能下去时估计要几个小时之后了。
骑手和我说,让我重新下一单,然后就挂了电话了。
我感到诧异。
在app上联系商家,看能不能让骑手把这个单子转给其他骑手。商家不回复我。于是申请退款,打算退款到账后重新下一单。申请退款后商家没有搭理我,20分钟后拒绝了我的申请。
又联系app客服,显示72小时内答复。好在半小时后客服联系了我,并退了款,同时说会对骑手罚款。我心里迟疑了一下。
我一开始是想投诉这个骑手的,看评价很多人投诉他外卖不送上楼。但是担心两点,我的投诉可能会让对方不高兴,而且对方知道我的地址我担心对方报复我。
我问客服,外卖是不是应该送上楼的。客服回复我,不是学校等一些场所,同时有电梯,是应该送上楼的。我心里踏实了一点,然后挂了电话。
几分钟后退款到账,我也看不到骑手的信息了,也无法投诉了。
2️⃣ 我不能给外卖小哥添麻烦
心里不是滋味,不是因为饿肚子,而是觉得自己没有下楼拿外卖,而导致对方被扣了钱。扣的这些钱可能让骑手一天都白干了。
心里有一种负罪感,如果对方这一天过得不开心,如果对方今天的收入没有保障,则都是自己导致的。越想,心里就越难受。
我心想,这又是何必呢?不如我退一步,让对方放楼下,我过会儿再拿也是可以的。对方送餐这么辛苦,我就只是下个楼而已,况且还是坐电梯,这根本不费什么功夫啊。
外卖小哥不容易,我不能够再为对方添乱了。对方单子这么多,我再让人家送上楼,实在说不过去。
我还想到,如果对方打电话来骂我,我应该给对方道歉。想着想着,甚至想要通过订单链接给对方好评、打赏对方。
下午过得很忐忑,也不觉得饿了。最终也没接到外卖小哥的电话,我还在心里抱怨,不能给我一个补偿对方的机会。
……
第二天醒来后,细思极恐,我这是怎么了?
3️⃣ 不想被任何人讨厌
我想起昨天的事,越想越疑惑。明明是我掏的配送费,明明点外卖的目的就是要省去下楼吃饭的时间,明明送上楼是骑手的职责,明明单子多时间紧是因为骑手自己接单的缘故。怎么到最后,都是我的错了呢?
我想了想,是因为我不想被任何人讨厌,想要满足所有人的期待,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
不想被外卖小哥讨厌,所以才会有了上面的这些想法。
在我看来,人际关系处理的好的体现就是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也就是要得到大家的认可,满足大家的期待。无论在上学的时候,还是在工作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这种人是我想要努力成为的人。
因此我不想与任何人发生冲突,尽可能满足对方要求。虽然很累,但自我感觉人际还算和谐。
可是我真的很饿啊,我掏了钱却吃不到饭,饿得胃里反酸水。我也感到很累,为了不被任何人讨厌,自己受了很多委屈。感觉自己很不自由。很少为自己的想法而行动。
4️⃣ 做好课题分离
我大包大揽,把别人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结果承受了巨大压力。我们来做一下课题分离。
在电梯、门卫、门禁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外卖送不送上楼是谁的课题。谁拿了配送费,就是谁的课题。
单子多,时间紧,没时间等电梯,是谁的课题?谁接的单子,谁要为此承担后果,那么就是谁的课题。
送餐没有送上楼被扣钱,由此影响一天的收入和心情是谁的课题呢?谁需要承担收入和心情的变化,那么就是谁的课题。
简单来说,我所想的那些都不是我的课题。我不需要为此负责。这么一想,心里就轻松很多。但我心里还是在想,如果对方讨厌我怎么办?如果对方报复我怎么办?
报复我就报警吧。
至于对方是否讨厌我,对方是怎么看待我的,这不是我的课题。对方怎么想是对方的事情,我不能够也无法去干涉。这就是课题分离。
5️⃣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我在看《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有一句话“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看到这句话,我顿时心里轻松了很多。
真正的和谐,不是通过牺牲自我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明确界限和尊重自己来实现的。
不必为了他人的认可而放弃自我,我希望能够拥抱那份勇气,去追求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成为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