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吴校长发了一个小视频 韦志中老师讲的关于体验式教学的,我叫它饺子论。今天我又听了两遍,觉得有点意思!
韦老师说教学中饺子馅是知识,饺子皮是活动。学生愿意不愿意吃你的饺子,就看你做的饺子味道好不好。从教学上来说我们“饺子”的味道就是老师的人文素养和他的价值观。这里我理解的价值观就是一个老师是不是真诚的对待学生,有爱心,能够温暖到学生。
想到今天我给学生上互加体验式班会课,有一位学生在作业单上写下的关于我的这句话 “如果没有遇见她,我们只会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是她让我们知道了世间不止学习”,啊!我被这个孩子的话感动到了!
韦老师说包饺子的过程是制作技术的过程,煮饺子的过程是带领技术的过程。吃饺子是学生分享参与的过程。如果饺子馅里面肉不多或者肉多菜没有,或者是调料配的不好, 饺子就不好吃。我们上课 时候,哪些知识重点讲?那些知识略讲,怎么导入?怎么衔接?我觉得这就是在调馅。如果馅多皮少,老师大量的灌输知识少体验活动 ,学生听着累,听不进去多少。要是馅少就成了馄饨,吃了不顶饿。学生的活动太多,教学的目标就不能达到,看似热闹,没有效率。
韦老师说炒菜时不能刚放下去就乱戳,老师一上课不能光顾讲知识。煮饺子是要用水把饺子推动,不能直接推饺子,要推水。教师想要给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或者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也不是直接讲给学生的。要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体会到。饺子的味道为什么这么好?是因为放了虾皮,香葱。香菜的。在学习上,为什么学生愿意接受。是因为你教学的技术好,你带领的方法学生乐于接受。
视频最后韦老师说教改的方向是对的,教育的目标也是对的,但是老师却做不到,于是老师去学,依葫芦画瓢去教学,但效率不高。
我想起了一句话:关键在于体验一切。老师们没有切身的体验,没有自我觉察的能力 对学生就不能感同身受。老师对学生也应该有同理心,心有所思身有所行,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在适当的活动中去体验并获得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