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章节,主要是以问题为牵线。生活中的某些人、某些事,偶尔总会让我们感到困惑。每当在夜深人静的时,四下无人的街道,空无一人的卧室里,我们身边总会冒出一些问题。
你在想什么呢?你改变了什么?如果你听了别人的意见?你没听取别人的意见,你是否更加自信了?作者讲述了他从读书到毕业,从朋友讲到恋人,从年少到成年。自己一直被这些问题所引领者,指出一条有迹可循的路。自己做到了那些,那些事让自己变得更加的通透。
回想我毕业到工作那几年的生涯,我内心里也被许多问题牵引着。
你还害怕他人的看法吗?
刚出社会那会,自己一个人壮着鼠胆去寻找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以前自己特别的胆小,又多愁善感,什么事都是往最坏的方面想。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立刻触发了自己内心的敏感肌,在四处战斗了。
这些年在经历了社会的洗礼后,自己好像看淡了许多,更加注重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再为闲言碎语而攻击自己内部器官了。任凭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你是为别人而活,还是为自己而活?
从毕业到现在,自己一直都在不停努力的奔跑。但这些年的努力,啥都不剩,好像这一切努力都不属于自己的。
刚毕业的第一年,老爸就打电话和老哥说,家里的房子旧了,需要重新盖了。盖房子本是喜事,但这条重担落在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孩子”身上,显然让我喘不过气来。爸妈手头上又根本没钱,一分一毫都要我和我哥去凑,去借。
从工作到现在,这些年的工作赚了钱,基本全都砸在了房子。每个月窘迫的差点生活费都差点得找朋友借。7、80w的房子盖下来了,也进宅了,摆酒的那天,我因为压力太大了,和爸妈老哥吵了一架,我哥和我都哭了。也许是生活压力太大了,感受不到快乐吧,所以一下子情绪就暴躁了起来了。
我挺害怕我爸妈那种人的,总抱着养儿防老的思想。什么事,只要孩子出去工作了,就不用管了,自己就可以享清福了。然而,别人的爸妈,孩子出去工作后,却依旧早出晚归的去工作。总想着如何帮孩子减轻下负担,而自己的父母却一天三顿都醉醺醺的,伸着手问你要伙食费。真的是可笑,说句不好听的,这种父母就是累赘。当你在和别人一起冲刺时,他们却拿着石头拌到你。
人生起步的阶段能有多少年?而我却浪费了这些年了!
现在自己也结婚了,正准备成为别人父母了,他们又在一教唆,要生三四个孩子才好。我内心想,如果生了孩子,是为了让他们来吃苦的话,那我宁愿不生。(关于孩子这事,我也早有想法了,有能力的话就生两个,没能力就生一个就够了)
只是他们习惯用世俗的枷锁束缚你,这不行,那不行。
我特别喜欢李健说的一句话:“别人的经验,不具备通用性”。
这些年,我好像都活在父母的阴影里。我也时常问自己,你是在为别人而活,还是在为自己而活?你真的快乐吗?
我好像一直都是不悲不喜的活在生活的水生火热之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