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时义28

中庸时义28

作者: andy言道 | 来源:发表于2025-01-07 06:52 被阅读0次

其二十七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有言:《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总是处于运动变化的趋势和发展进化的过程当中。之所以我们能够认知世界,理解世界,预测世界,甚至可以尝试着改变世界,是因为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基本规律的,万事万物都是遵守最基本的规则的。而人类认知和理解了这种规律性,总结并推广这种规律性的应用,使得天地四方与往古来今成为我们可以认知、理解、总和、创新的动力与源泉,并且人类还在不断的学习实践的终始循环过程中,推陈出新,继承发扬,与时俱进。

所以,一阴一阳动静之际,世界的模式和变化的原因已经在规律性的系统化框架中展示了出来。即使这个模式不一定是令人满意的模式,即使这个模式还不能科学化的建模,这已经是那个时代最好的世界模型了。同时,这也提示我们,如果我们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找到相应的规律,建立正确的模式,采取合理的预测,我们是可以做到比较高效的利用成功的,我们是可以将“道”与“德”致其恒常的。无论是“以人为本”,还是“明明德、自新、止于至善”,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都是人类探索和实践内外部世界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人文精神,都是值得所有时代人类借鉴和实践的文明基因。

所谓精诚至极,必先有所感,然后相应和谐,内外和宜而神志飞扬,上可感于天地,下可感化人心,然后可以一神志、等死生、齐小大、共进退、与和同,致至则其锋势不可挡,小可以铄金断玉,大可以知几入神,与天地同功。何况其余乎?

相关文章

  • 《中庸义疏》·自序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所开创的儒学不同于诸子百家中的某一学派。“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儒学乃大中...

  • 中庸-28

    原文: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概要:能够以忠恕处世,那么距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施加于自身感到不愿...

  • 国学的数学原理与社会理想的发展方向

    “义者,宜也”(《礼记·中庸》),《墨子·经上》说:“义,利也”,《朱熹集注》讲:”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 切脉中国人的义-2017文化觉醒元年11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

  • 详解《三字经》目录

    一、缘起 二、性善 四、教子 六、学义 二六、中庸 二八、孝经 三十、易经 三一、尚书

  • 转载| 钱穆:《中庸》新义

    (收录于《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二)) 《诚明》篇 天人合一之说,中国古人虽未明白畅言之,然可谓在古人心中,早已...

  • 🎏《中庸》日课28

    《中庸》日课28 第二个问题,“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孔子说,君子按着道来行动,就是遵照道去实践,...

  • 义精仁熟,没有私欲,才能做到中庸――中庸心得(九)

    义精仁熟,没有私欲,才能做到中庸――中庸心得(九) 文/乐呵呵777 第九章心得体会: 在第九章中,孔子说:“天下...

  • 玄远冷隽 高简瑰奇 ‖ 第十期 庚子之殇

    《大学》谓之“致知格物”,在《书》谓之“精”,在《中庸》谓之“慎独”,在《孟子》谓之“集义”,其工夫一也。...

  • 何为中庸?

    凡谈中庸,必先讲中庸不是什么。 中庸,不是面对对立意见时的折中,不是盲目的搞平等,也不是对多种意见的和稀泥。 中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时义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qb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