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效学习7堂课》第三章读书笔记

《高效学习7堂课》第三章读书笔记

作者: 陌染初心 | 来源:发表于2019-10-24 15:35 被阅读0次

    在校期间,我们学习是为了记住答案,通过考试;而工作以后,成年人的学习则是为了解决问题。那我们如何才能转变学习心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在“精进力”这一章,秋叶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五种思维,帮助我们利用碎片时间精进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逆袭思维

    我们经常会看见,有很多人都会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晒自己的学习心得、晒报的网课等,这让我们产生了莫名的压力,可是,这些每天都在晒成长的人,真的成长了吗?未必见得吧。

    秋叶老师在这里提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些人企图通过一件件完成小进展的事情,暗示自己对这个世界依然充满掌控感,进而获得对生活的确定感和安全感,使自己不至于在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时而产生的焦虑感。

    这些爱学习的人喜欢设定短期目标,并一一实现,如果这些短期目标和自己的大目标没有任何相关性的时候,这并不能改变什么。

    只有将自己的大目标逐一拆解,然后制定相应的短期目标,再走出舒适区,花费时间打磨自己的新技能,才能有所成长。

    所以,秋叶老师才会说“在很多领域,好的学习模式是‘慢比快快’——一开始不怕慢,前提是搞清楚自己发展方向的一流标准,开始对标努力,才会真正以高手的心态要求自己,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快,成为别人眼中的‘逆袭典范’。”

    高手思维

    在这一节中,秋叶老师提出了技能练习的总能量守恒定律:快速掌握技能=好的练习方法×足够的时间×合理强度×专业教练反馈

    很多人在学习新的技能的时候,很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可是,只是单纯的花时间就可以掌握这个技能了吗?不是的。

    我们大部分人都听过一万小时理论,若是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和反馈,仅仅是1万小时的学习,我们就能掌握一项新技能吗?毕竟人生总共就是那么长时间,我们能有几个1万小时来浪费呢?我们还要考虑成本。

    成本思维

    其实“一万小时理论”中的1万小时并不是指的1万小时的专项训练,它要包括一个人为某项专业技能付出的阅读、思考、交流、拆解、练习、复盘等全部相关时间。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1万小时拆解成5000小时的大块练习时间和5000小时的碎片时间。

    学习阶梯模型

    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学习阶梯模型来分析,我们大部分人只需要达到熟练程度就可以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1000小时,就可以达到我们对某项技能的要求了。假如一天花2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一项技能,我们仅需要1年半的时间就足够了。

    教练思维

    之所以聘请专业教练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是因为专业教练会在我们陷入高原期的时候,会适时指导我们平稳度过“学习的高原期”。

    刻意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进步会产生一个停顿期,这时我们就应该不断改进探索新的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刺激,来保持我们对学习的新鲜感,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或意愿,从而让学习效果更好。

    整合思维

    工作以后,我们很难拿出大块时间进行技能的精进,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利用好我们的碎片时间。那如何使碎片时间的学习效果最大化呢?秋叶老师提供了三个建议:

    01 把碎片时间整合到一个目标上。

    赋予碎片时间一个大的、有意义的目标,就可以让碎片时间聚集到有产出的领域,从而使碎片时间合理结构化。

    02 用知识树框架整合碎片时间。

    当人有了知识树框架后,碎片时间就变得有利用价值。

    要有全局思维,只有建立完整的知识树框架,才能在碎片时间内将看到的有用的信息串联起来,整合到知识树框架中。

    明确学习进度。我们能大概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度,在需要调整和增强的地方,我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加强。

    规划主题阅读。在主题阅读时,我们可以将发现的有用的信息进行整合。

    03 用大块时间系统学习,用碎片时间随时温习。

    好的学习方式,需要一遍一遍强化已经学过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和新学到的知识链接起来。在碎片时间内将了解到的新观点、新案例和新素材,通过思考和分享反复激活已有的知识树框架,这是对知识的强化,能增强和巩固原有的知识体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学习7堂课》第三章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qd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