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从好的方面去改变一个人,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像我们这种没有好环境的就等于没办法变好?
说这句话的人不是没如愿改变过,就是在那种不理想的环境中彻底消极放弃了自己。
其实,我们好多人都是在面临自己不顺心的环境下,深感自己平凡的努力经不起诱惑的考验,又因为自己逆来顺受和抱怨的心态最终选择放弃。
中考那年我座位调来了一个学习极其努力的同学。
每天她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放学后经常跑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成绩很好。
我就在这样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从以前甚至不敢问老师问题,(因为觉得自己就是学习极其平庸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问问题的都是学霸问的这种奇怪的想法)到后来经常跟她一起去问已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学习有不懂的,我们也会互相请教,我日益发现自己越来越佩服她,欣赏她,因为她让我看到努力的价值,她真的是从一个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通过努力晋升为班级前三的学霸。
我初中前两年过得极其平庸,最后一年却做出了较大的改变,与一个能给我动力和我自己心中有一股想超越她的不甘之心是分不开的。后来至今,我总是无法忘记那一年“不拼不播,人生白活”的奋斗记忆。每每想起,总有一丝丝的激动。
可见,一个好的环境总是这么激励地促使我们做出好的改变。这也是很多人追求一个好的大学的原因。自古考上好的大学就是一种无比激烈的竞争,环境能够改变人的想法使我们深入人心。
说到大学,不说课堂和图书馆,典型的宿舍就是不但没有一丝学习氛围,还有各种看电影煲剧刷抖音的听觉骚扰,因此宿舍自然而然就成为大学里一个最能消磨意志力的地方。
为什么说宿舍是最能消耗意志力的地方呢?
因为舍友。
不是什么样的环境才有什么样的人,而是什么样的人造成了什么环境。我们不必说太多关于环境的作用,关键在于你身边的人。的确,在大学里,我没能像初中那里幸运地遇到那么激励我的人,也没能做出什么不平凡的成绩。总而言之,就是自己不上进。
但是在平庸中度过了一年多后,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堕落:舍友看电影,我玩手机;舍友吃鸡,我玩手机,舍友刷抖音,我还是玩手机。我给了自己一个十足的理由不学习,因为她们都在玩,我学不下……
为什么要在宿舍学习?你明明知道在宿舍你学不下。把寝室作为学习的地方的人,不是愚蠢,而是想给自己的学不下找借口。没有学的下的环境就成为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不要把太多的借口放在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下,既然没有好的环境,那我们就应明白,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环境改变来我们。
主动去做出改变,远远比被动等待“志同道合的人”出现更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