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琴弦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10089/d4ec70bfaf546786.jpg)
一.安抚自己
每个人都会有碰上不开心事的时候。
不知你有没有感觉到,当你每遇不开心的事时。
去赏一朵小花、观一片嫩叶、面拂一缕清风、静享一曲柔音,或是晨遇一米曦霞……心中刹时开朗,而觉得爽气许多。
明月清风常相伴,荣华富贵又何妨?
其实,生命本质是可以如此容易满足的,这颗心是可以如此容易安抚的。
欢喜与收获,无关风月,只需清静。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10089/12a219f3fcaa69a7.jpg)
二.升华自己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海瑞一生清正廉明。
这都不是活脱脱的生命本体的无限放大,不断升华吗?
每过去的一天,都是我们生命轨迹的走向,走向圆满或是靠拢残缺。
圆满是因为悟得了善良,美好,懂得了悲悯,明白了施予与感恩。
残缺是因为迷失在自利,自私,自大,自负中,而没有找到靠向的岸。
去冰窟里救老人而牺牲的消防兵战士,因扫雷而被炸的扫雷兵,还有那无数为救援人民而已牺牲的烈士。
他们为何如此不惜命?难道他们没有亲人,没有爱人,没有儿女,没有家的情怀吗?
只是,他们心中的家国情怀已是一种至高的精神信仰了,已是植入在他们内心的本体血肉了。
此举动也正是他们生命本体价值的财富体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10089/7b04523f090577f0.jpg)
三.坚守自己
在当今如此盛世太平年代,那当年的战火纷飞、满目疮痍、风餐露宿、四处奔波已是一个个历史故事了。
我们现在可能不会再有身有体会的感知,感知当时先辈活着时情愁爱恨的难处与苦楚。因为他们也是人,但他们却把这些抛在了脑后。
而执着前行。
当今的社会,人们已再不愁吃饱穿暖了。
为了现时的享乐,为了迟到的名利,为了过去的成败,为了林林总总的理不清的哀怨情愁。
正"不屈不挠"着。
都说我们中华民族缺失信仰。谁说的?
孔子先生、老子先生,王阳明先生……他们的思想延续,传承,定是我们誓死捍卫,衷心保护,绝不能遗失的民族的宝贵财富。
它们也定是依附我们本体生命的养料。
而让我们那颗纯洁光鲜,本真美丽的心将会越走越远,也定会找到回家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