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无计逃神矢

作者: 谷平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4-09 22:50 被阅读0次

    连日来,疫情一波又一波的反弹,每天,大脑除了最让人不安俄乌战争消息,就是疫情通报和排查,心情有些郁闷,春天的快乐被这无休无止恼人的病毒冲击的七零八落。

    每天出行路上,成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防护措施成为必须要做好的功课和落实到位,甚至因为在出行在没有注意时,触摸了一下地铁扶手或栏杆,都有一种惴惴不安的心情,神经时紧时松。

    晚上睡觉还好,因为白天的奔波劳碌,加上看不到疫情影响的尽头,有些做事随波逐流的感觉。

    每个人努力和打拼都不容易,但是疫情又来一波,难免让人不安。想起《曹刿论战》的士气讲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士气和心情的焦虑有些同感。

    这几天睡前,看书有些心不在焉,心绪散乱了,静不下心来。

    今天还好,回到乡下老家,收拾园子里的花草,种下几种时令蔬菜,一天到晚,累的有些忘记了战争的消息,忘记了疫情通报和排查,以至于排查接龙,排到最后一个反馈行程。

    不知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是刻意关注鲁迅先生的一些诗句,午休时间梦中,鲁迅先生的《自题画像》的一首小诗,梦中清晰看到鲁迅先生的吟咏和惆怅的神情。

    醒来后,有一阵没有反应过来,是梦还是神会,有些茫然。

    都说如今是百年大变局,似乎我感受还不算真切,回味两年多来,瘟疫蔓延世界,有规模的战争在人们始料不及的感觉爆发,我似乎象温水煮青蛙,在变局之中,患得患失的感觉。

    一百年多前,鲁迅先生21岁写下这首小诗的感觉与心情,在探索和思考倾诉出来个人的抱负,诗句含蓄有深意,当年不知和我是否有近似的彷徨和惆怅,但是我还是仔细沉下心来,品味这首小诗。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诗鲁迅先生的友人,许寿裳发表《怀旧》一文时首次披露于世的,题目也是许寿裳添加的,后收于鲁迅《集外集拾遗》一书中。

    鲁迅于1931年重写时题:“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二月十六日也。”《自题小像》是一首七言绝句。诗是鲁迅21岁写的,51岁重写。在30年中很少写诗,从这以后才开“诗戒”。

    诗句里的情感有深度启发,何等坚贞、猛烈的爱啊。这是《呐喊》和《彷徨》的先声,也是鲁迅毕生奋斗的标灯和旗帜。30年过去,鲁迅无愧无悔。

    可见,鲁迅先生这首小诗,并未在写完就公布发表,而是沉淀下来,不知是心情调整和时局变化,牵扯着掩藏深处的情怀,在30年后重新抄写。

    诗言志,肯定是鲁迅先生这首小诗,到了心情涌动的感觉,赠送给友人。人在大变局和未觉醒时,思绪万千,自己的理想追求还在探索和寻求道路。

    沉沦和惆怅是人在自我缺乏自信的时候容易发生的感觉,但是我还是喜欢自我醒悟和认知,当年陶渊明沉醉在“相见无杂语,但道话桑麻”,刘备惨败后寄人篱下,在屋后院子里种菜,韬光养晦。

    还有苏东坡,他在乌台诗案,幸运保全生命后,虽然从贬官黄州再贬惠州,再贬万里遥遥海南岛的儋州。

    近似于流放之路,乐观豁达的情怀释放,让人钦佩不已,发明东坡肉东坡饼,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再有寄情山水,豪情万丈的赤壁怀古,与佛教僧人论古道今,高屋建瓴,文章锦绣华彩靓丽,千古传诵至今。

    我辈是蓬蒿人,与文学大家和将相豪杰不可相提并论,但是修心养性,自我认知和悟道还是可以的,自觉与自省每个人都是应该做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灵台无计逃神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ym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