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摩拜单车
今早完成了第一次摩拜单车之行。
上个星期的朋友圈被摩拜小刷了屏,亲自陪朋友取过一辆车之后,我也下载了app,想找机会体验下这种新鲜的方式。碰巧今早课程的上课地点距离最近的地铁站有将近两公里的距离,昨天刚刚完成注册就可以尝尝鲜。
因为担心没有车,还在地铁上就提前查了终点站周边的车辆情况,别说还蛮多(毕竟是信息技术行业集中的区域)。一下地铁就赶紧预约最近的一辆,省的好容易走到附近又不知被谁骑走了。
(图片来自摩拜官网,这么醒目的车想找不到还真不大容易)
开锁环节出了点小状况,第二次扫码才成功打开。车座很低,刚刚骑上去很不适应;没有链条,我也懒得研究驱动的原理,总之开始骑行的头两百米简直就是灾难,开始走在我前面遛弯的老大妈后来都躲着我走。
跌跌撞撞一路被后面的汽车多次催促,一公里多点的路程骑了九分钟,总算在活动开始前到达。按要求停好车,锁好车子,提交停车的位置,系统自动扣款一元,完活。感谢我自己为减少碳排放又做了一点贡献。
下课回来,还想继续这种简便快捷的交通方式,结果果然早上停的车已经被人骑走了。又是一番小奔波,大汗淋漓的进去地铁站。方便确实方便,但估计减少的碳排放又要被我一顿饭重新吃回来了。
有报道说摩拜单车投入市场以来,面临着1%左右的野蛮对待:强行毁坏二维码的、撬锁的、把单车藏到只有自己能找到的地方,等等。还有单车本身硬件的缺憾。但我认为这些都不会阻碍摩拜单车的发展,因为使用起来真的太方便了。不需要任何线下认证,所有的操作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相比之下,北京市及各区办的公共自行车,需要实名登记公交卡、必须停在特定停车区域、而且不能跨区使用。
二、医疗众筹
中午回家的地铁上,第一家公司离职同事的群里发了条消息,一位同事的太太(也是当年的同事)不幸患病,因为各种原因,借助网络平台众筹30万医疗费。
群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潜水多年的各路老炮纷纷冒出来。或者献计献策、或者转发信息、或者直接捐款。一时间朋友圈里也被同事们的求助信息刷屏。
中午十二点左右发起的捐款,到了晚上十点,十个小时时间,30万妥妥地凑齐了,还不包括直接转到生病同事账户的资金。生病当然不是好事,治疗癌症30万恐怕也不够用,但至少用很快的时间凑齐第一笔医疗费对患者家属多少是点安慰。一方面多亏老东家是庞大的集团公司,有足够基数的员工。但更重要的还是网络和众筹的力量,通过各种离职员工群、朋友圈,大家可以迅速采取行动(而且捐款居然还可以刷信用卡!!!)
各种共享经济方式已经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必然会带来全行业很大的组织变革(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方式,但我知道很快会发生。我做好准备了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