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们举办的第三期训练营开始了,这期的主题依然是重中之重的说出感受,说出感受就是说出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虽然之前也有很多学员妈妈说意识到了帮助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是多么的重要,可是当妈妈花了100元一节钢琴课的学费,孩子却完全坐在那里不肯参与的时候,那个妈妈坐不住了,恼火了…还有的妈妈接到老师的短信说他家娃在幼儿园的音乐课上,除了他家的娃在旁边走来走去,其他的小朋友都坐成一圈唱歌,老师说孩子不能融入团体。妈妈心急娃被排除在外,不能学会和人相处,无法学到其他孩子学到的东西。这可怎么办?
事实上每个行为都有其意义。
①有些孩子最适合通过观察来学习,视觉型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事方式来学习知识。他们可能宁愿以旁观者的身份在场外观察,理解各种事情但并不直接参与。听觉型学习者会通过倾听来学习,即使孩子在附近做其他事情,他也可能会倾听,这是听觉学习者的最佳方式。而动觉型学习者是那些活跃好动,静不下来的孩子们,只有运动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②另外有些孩子需要首先建立信任感,然后才乐意参加集体活动。人越多孩子需要处理的信息就越多,他们大脑中的额叶正在发育阶段,需要处理各种感觉信息,筛选重要信息,如果过度刺激产生的自然反应就是后退。有些孩子不想在团体中受到关注,比如自我介绍,我们成人觉得简单的事情,对于刚刚学习社交技能的孩子来说,这个过程要慢的多,需要成人耐心和理解,让孩子慢慢练习。
③孩子们也可能害怕或担心相关活动,有的活动会吓到他们,比如音响的声音过于刺耳或者响亮(卡洛第一次去电影院就被音响巨大的声音吓到了)。如果我们强迫孩子去参加,那就大错特错了,当人感到不安全的时候。根本无法好好学习。
我们能做些什么帮助孩子呢?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找个合适的地方,观察他的面部表情,让孩子知道他可以随时改变他的主意,你一直在他身边。如果他想站着可以站到后面,不影响其他的孩子。问孩子你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愿我们的孩子都有一个懂他们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