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离家近还是离家远的重点学校?
开学初,可能很多家长都会有疑问。曾经我也纠结,但是没太明白。
直到昨天晚上带孩子去上辅导班,因为晚,临时下雨就打车去的。1个半小时的课,在外面等着,下课时刚好和老师同路,老师就说“看你妈妈这么辛苦,一定努力。”
那一瞬间,我突然领悟。
选择近还是远,其实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父母是否有这种牺牲感。
一天两天,可能不觉得。
但是当这样的生活维持4-6年,除非你全职,否则你会就面临各种工作生活的交织,你是否还是淡定,是否会有这种牺牲感?
我们在各种电视剧里也经常看到,“你看看我们为了你,天天奔波,辛苦,你不好好学,对得起我们吗?”
一次二次说,孩子可能朦胧,因为她可能还不太能体会,但她能看到你不开心的脸,当你不笑时可能就会追着问“妈妈,你今天不开心吗?”
当你有牺牲感时,就像你付出就会期待回报,当没有达到期待你就会生气,对孩子发火。
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父母,要么你有能力帮她找一个学区房,要么就不要焦虑孩子的学习,让她在近处好好学。毕竟学习环境是一方面,家庭更是重要的一方面。
李玫瑾老师曾经在一个育儿讲座上提到过,我们每天都在关注每天的工作,作业,今天的任务是否完成,但其实放长线,这些小事只是你人生长线上一个小点,一个曲折都不算。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家庭生活,孩子。
让孩子快乐健康的学习也是最重要的。
在陪孩子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特点,如果你一直表扬,不错,今天这个写得不错,全程都是表扬,也许有的表扬需要咬着牙说,但是效果是杠杠的。父母们可以试试。
你要什么我买什么,为什么不学?
就像我之前在《不要依赖孩子自觉》文章中提到,因为临近开学,看到一项阅读作业没做完,当时就发火,书我也买了,你自己为什么不读?我没有去想办法解决,也没有反省自己前期没有坚持和她一起阅读,就是在对她发火,孩子当时害怕的站在哪里,因为她确实玩忘记了。孩子7、8岁不正是爱玩的年纪吗?
父母怎么做,孩子怎么学。
你想让孩子阅读,先自己开始阅读。
反思一下,自己在家里有多少时间捧着一本书。
对待孩子,父母不能有牺牲感。
没有牺牲感,就只单纯的爱。你就不会苛求。
就像李玫瑾老师说的,孩子的问题都父母的,你遵从本心去爱她,
爱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她的情绪。
当她有逆反情绪时,我们要学会拥抱她,接受她。
爱孩子的前提是学会表达,告诉她,表现出来,让她感受到你的爱。不要让你爱在她心中变得狰狞。
心理学有个效应叫“期待效应”,就是你想让一个优秀,就要传递一些积极的期望,这样他就会按这个期望成长。
我们父母能做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你要经常告诉她,“你很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