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口的前一站是宝通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那里真的有个寺庙,而且现在还在,所以不仅仅是个站名,也是一座寺庙。
据说,湖北有三大名寺,宝通禅寺,归元禅寺,章华寺。这个知识点我之前并不知道,在宝通寺附近住过三年,在武汉待了十几年,至今也没去过这座寺庙。归元禅寺倒是去过,但也不是特意,就在武汉动物园附近,又紧邻古琴台,里面地方也不大,是什么缘由进去的我已经不记得,只记得里面的水池里丢了很多钱,数罗汉我跟着人流数过。
一件事物如果稀松平常的出现在生活里,就会习以为常,所以我压根儿不知道这两座寺庙竟然如此有名。直到在荆州路过章华寺,田总说这是三大名寺,我淡定的回了一句,“哦。”
知道了名头之后,再看宝通寺,就带上了滤镜,总觉得这里面应该还是很有点意思,但依然没有想要进去的欲望。而人一旦注意到什么,有关TA的信息只要出现就会自动聚焦,比如《宝通寺1500年的银杏》这样的推文出来,就不会像以前一样无视,而是点开看看。
比如,路过宝通寺的时候,会被这美丽的色彩惊艳到,以及惊异于车水马龙中的平和。
宝通禅寺
红黄蓝的色调,一直都没变过,车流中故我,似乎已是千年的模样。
宝通禅寺有多少年,我不知道,银杏有1500年,我远远的瞅了一眼。
宝通禅寺的银杏
宝通禅寺从没进去,背后的小洪山倒是爬过。山虽然算不上是座山,但站在山巅,依然可以俯瞰几乎整个洪山,气势磅礴,也就比黄鹤楼矮一头。黄鹤楼在小龟山,虽然山都不高,名头倒是挺多,龟山,蛇山,洪山,对了,还有最近火上热搜的珞珈山,武大建校130周年,雷军先生捐献了13个小目标。
车水马龙的武珞路,修修补补拆拆扩扩,不变的宝通禅寺和千年的银杏。
宝通禅寺的秋色
秋色太美。静为躁君。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注解】
沉稳持重是轻浮的根基,宁静平和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德行再理想的君主,如果整日奔走,也离不开装载着食物和衣服的车辆。
虽然享受着华美的生活,却能够保持一颗安然的心,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可为什么拥有强大实力的JUN主,还会以轻率的态度处理TIAN下的大事呢?
轻率浮夸会失去稳重的根基,而急躁妄动则会丧失主ZAI天XIA的宁静之心。
重与轻,静与动是两个对立的存在,然而老子却认为矛盾双方定然有一方是根本所在。在轻重关系中,重是轻的根本,如果只重视轻而忽略了重,会失去根本,整个矛盾依存的系统也就破灭了,静与动的道理也是如此。
这一观点是为其ZZ观点服务的。老子认为,很多大GUO统ZHI者所享有的JIAO奢YIN逸的生活、所推行的BA圈式统之就是轻浮和躁动,必然会使他们失去WEN重和宁静这一治GUO的根本,家国定然不会长久。如果遵守大道,以静与重为本,则国TAI民A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