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班主任的,到底该如何面对班级中出现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一切都是正常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然后通过自己摸索和向同事请教,熟悉处理问题的流程,按部就班不急不躁稳妥处理;事情结束后做好反思,思考哪里有欠缺,今后如何未雨绸缪,写成文字,把问题变成自己的课题。——于洁
从于洁老师的这段文字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自信、从容、处变不惊的老师,淡定从容地处理着班级的各项事物。
青年教师一定羡慕和向往,何时自己也可以如此从容淡定,不疾不徐,得心应手?有句话这样说:“他如今淡定从容的气质里,藏着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还有爱过他恨过他的人。”所以,一个特级教师的气质里,必定藏着他经历过的所有种种,委屈和伤害,一定会有。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美国年度教师雷夫老师不也曾经这样吗?他被学生帕布罗的母亲在教室里火冒三丈地指责过,只因为雷夫向学生推荐的影片中有一个女子裸胸的镜头;他甚至被一个疯狂的家长用枪威胁。雷夫说:这件事让我彻底明白,并非每个家庭都是从“我”的观点看事情。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道德观。
王晓春老师在阅读雷夫写的这个片段时,他的点评切中要害:“学校并没有转变家长价值观的任务(当然,可以劝劝试试),这种任务是教师绝对无力单独完成的。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学校里教师与家长的冲突,往往是教师‘改造家长’的意识过于强烈造成的。教师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了,对自己影响他人的能力,也估计过高了。”
所以,无论多么出名的班主任,多有名的名师,他们的教学生涯中一定也有每一个教师经历的类似的情形。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大概有两点,一个是处世的心态,另一个是问题出现后的自我反思。吾日三省吾身,古人早就告诉我们方法,可是,我们不见得长记性,往往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