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郑风·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诗词解读】
南山巍峨高峻,雄狐缓步独行。鲁国大道宽阔,文姜由此嫁人。既然嫁给鲁君,为何思念难禁?
葛布麻鞋成对,冠帽结带成双。鲁邦国道宽广,公主经此嫁郎。既然贵为国母,何必眷恋故乡?
种麻该当怎样?纵横耕耘田亩。娶妻该当如何?定要先告父母。既已禀告宗庙,怎容她再恣妄?
劈柴应当如何?没有利斧不行。娶妻应当怎样,少了媒人哪成。既然姻缘已结,为何由她恣纵?
【书童阅读】
诗词开篇即描写雄狐对伴侣的渴望,用意在于影射齐襄公对文姜的觊觎之心。作者以南山和雄狐起兴,展示出一种高远深邃的画面。
山高树茂,急切的雄狐四处穿梭,叫声连连。不仅把诗的背景拉得极其宏大,让人感到诗作肯定包含丰富的所指,又将齐襄公渴切的思想状态描摹殆尽,让其丑恶嘴脸暴露无遗。最后,又用反问进行了讽刺:“既然已经出嫁了,为什么还对那段私情念念不忘呢?”同样,也是在问文姜,也是在问齐襄公,一箭双雕,意味深长。
同时,我们在诗词之中亦可以领略到三千多年之前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必须顺从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凡生活在华夏大地的子民,皆有意无意的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而尊崇为之。
时至今日,尤其在五四之后,这种思想被认为是封建糟粕,其实,五四时期的人们恐怕连什么是封建都没有搞清楚吧,就算是今日,亦有相当部分人认为旧社会就是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社会就是封建社会。
错,大错特错。其实,真正意义的封建社会早已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而泯灭与历史长河之中。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华夏大地一直到如今二十一世纪,我们一直奉行的是郡县制。
话题拉回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难道真是封建糟粕吗,肯定不是,要不然怎能从三千多年前,甚至更早的社会一直流传到现在而依旧不曾衰减。那是因为他有其合理性,科学性。五四时期那些喊着打倒封建的学者们,喊着婚姻自由的学者们,扪心自问,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是觉得家里的老婆拿不出手,给自己从新纳妾寻找借口罢了。
现在,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喊着婚姻自由,自由恋爱,可是最终大多数依旧不底下高傲的头颅接受家中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那是因为,这样的婚姻更牢靠,更能走得长久。为什么呢?一句话:门当户对,知根知底。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