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历史长河,能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的人不多,仅有7个,霍去病便是其中一个,而其他六位皆是皇帝。
能取得“封狼居胥、饮马瀚海”成就的更是寥寥无几,而霍去病年仅22岁便取得了。
那么霍去病到底多牛掰?
文字描写不出他的万分之一,他就是老天派下来帮助大汉的“天将”,任务完成他便被老天召回去了。
一、初露锋芒
汉武帝刘彻,有眼光、有手腕、有能力、有雄心,他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内部管理好了,该想想外部的事情了。
北方的匈奴一直虎视眈眈,汉武帝早就瞅他们不顺眼了,这回可算抽出了空,那便新账老账一起算。
以前,汉朝实力不太行,还得跟匈奴和亲以示安抚,现在汉朝实力强大了,还和个什么亲!于是,汉武帝把这事儿叫停了。
马邑之围,是汉武帝亲自操刀的战役,可惜,失败了,然后便遭到了匈奴的反扑,匈奴一度打到了防御匈奴的最后一道防线,眼瞅着就要打到长安来了。
于是,汉武帝派了四路军队全力攻打匈奴,其中三路都折了,唯有一路取得了胜利。
这路大军的主将,便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卫青。
卫青不守旧,积极改用新打法,用轻骑突进,直捣匈奴老巢,而且斩敌七百后,全身而退。
卫青的获胜,让大汉看到了希望,原来匈奴是可以打败的。
汉武帝很高兴,决定给卫青寻找一助力。
霍去病,他的姨妈是卫子夫,他是卫青的亲外甥,所以他从小就被宠爱,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
一般情况,这种富二代、富三代的也就废了,一天天的不思进取,逛那种地方,换女人比换衣服还勤。
但是,霍去病洁身自好,还在打仗方面有着非同一般的敏锐。
他认为,打仗不能用老生常谈那一套,应该变换,打敌人个始料不及。
元朔六年,霍去病仅带着八百人,开始自己的“开挂”征途。
其实,这八百人不是让霍去病带去冲锋陷阵的,而是卫青派去实施保护的。
第一次上战场,卫青告诉他,蹲草隐蔽,别浪。
霍去病在卫青面前很是乖巧,卫青以为他这个外甥是只小白兔,却不料这货在战场上是个狡猾的大野狼。
全军都出动打匈奴去了,卫青一时没顾得上霍去病,等卫青反应过来,才发现霍去病带着他那八百人不知所终。
那霍去病干什么去了?
他斩了匈奴单于的爷爷,生擒了匈奴单于的叔叔等位高权重之人。
他用八百斩两千,露了大脸。
卫青很是惊喜,汉武帝很是高兴,感觉自己发现了个大宝贝。
于是,年仅18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封了“冠军侯”。
二、打匈奴个屁滚尿流
打了几场胜仗,汉武帝信心大增,决定拿下“河西走廊”。
霍去病20岁,官拜骠骑将军,领兵一万,从陇西出,霍去病这次的打法是速战速决,绝不拖泥带水。
霍去病一路向北,快速拿下河西的5个匈奴蜀国。
这回,跟随着霍去病的兵士都服了,他们宛如猛虎下山,打一场胜一场,大汉军队可算扬眉吐气了,于是大家越战越勇,势不可挡。
匈奴对卫青是惧怕的,一听来的是什么霍去病,没听过,便也轻敌了。
霍去病就是趁着他们轻敌这劲儿,斩兰王、卢侯王,斩八千精兵,擒浑邪王子等位高权重之人。
霍去病并没有因此班师回朝,而是没过多久又去打匈奴了。
这次匈奴知道防范了,但是霍去病没按他们套路来,等到他们发现霍去病的时候为时已晚。
这次,霍去病斩匈奴三万,擒匈奴五王、五王母、相国等位高权重者三千。
匈奴元气大伤,不得已,向大汉投降。
三、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大部分匈奴投降了,可是还有一些主力在漠北。
汉武帝为防隐患,下令务必赶尽杀绝。
卫青和霍去病再次领兵,打匈奴。
卫青以变化莫测的战法,斩敌两万,等他回过味儿来,才发现,霍去病带着五万大军又没影了。
那么,霍去病又去哪了?
他一路向北,翻山过河,一路打到了狼居胥山。
“封狼居胥,饮马瀚海”,霍去病,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