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月3日:百年虞山味,一代琴川风(二)

8月3日:百年虞山味,一代琴川风(二)

作者: 某一拾秋客 | 来源:发表于2018-08-03 21:33 被阅读0次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常熟城内常有一人手托小盘,出入于湖园、仪凤和石梅一带茶室,澡堂、旅馆、书场也有他的身影,那就是当时常熟人所共知的卖糖老松。他姓名不详,身材瘦削,双目炯炯有神,背微驼,因此也有人称他驼老松。卖糖老松独自一人住在言子墓下的清权祠内,以卖糖食为生,他所卖的都是些精美小食——玫瑰糖、核桃糖、松花糖、杏脯、糖莲心、椒盐花生等,秋季新栗上市后,他又专卖糖炒栗子,生意火爆。

        生意火爆是因为糖炒栗子全过程都由他亲自操刀,卖糖老松以前学过武术,一段里面装有数百斤细铁砂的大竹筒,他两臂向前平伸,把竹筒搁在臂上翻滚。当滚到喉骨后,再运气将其远远淡出。据他自述,这套本领要经过一段不间断的艰苦练习,竹筒里的铁砂从半斤开始,日积月累逐步增重,当装满时足有二百多斤。他还会轻功,初练即在广场上钉几十个方凳高度的木桩,然后桩上行走,足不履地,先慢后快。待纯熟后便能跳跃自如,桩子愈筑愈高,距离愈来愈远,最后就可腾空飞步,身轻如燕,他的师傅已经到了“飞檐走壁”的地步了。

      1937年日军入侵常熟时,卖糖老松年近八旬,再也舞不起当年的竹筒和轻功了,就带着他的那些糖食死于乱离之中。他有这般武艺,却隐姓埋名,寄迹市廛,以卖糖为生,颇有屠狗卖浆之风。他虽不是像《侠隐》(电影《邪不压正》的原著)中的李天然面对国仇家恨大杀四方,快意恩仇,但从他的糖和武艺中不难看出他也绝非泛泛之辈,最可惜是他的糖食没有传授到任何人,没能传承至今,不过我想,卖糖老松的糖定然跟现在市面的糖都不一样,他的糖有种“侠”味。

      百年虞山味,一代琴川风,无论是王四酒家、马詠斋,还是卖糖老松,都是这一百年多年常熟人文变迁的结晶与见证。或许现在它们的味道跟过去比已大不一样,但是当你品下一口时想起这些常熟味道的历史时,打开的就不仅仅是你的味蕾,而是唇齿相依、血脉相承的归属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家乡的味道便是我们一生的寄托。

相关文章

  • 8月3日:百年虞山味,一代琴川风(二)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常熟城内常有一人手托小盘,出入于湖园、仪凤和石梅一带茶室,澡堂、旅馆、书场也有他的身...

  • 8月2日:百年虞山味,一代琴川风(一)

    偶然翻阅到1934年由常熟琴社发行的《常熟物产》,里面有篇《常熟物产及有名出品》详细地记载了当时常熟各区域...

  • 《思贤操》有感

    己亥之秋,余随虞山王力刚先生学《思贤操》。期间论及琴人琴风,感慨良多。 《思贤操》者,宋人拟孔子伤颜回事也。文辞沈...

  • 风起.虞山

    深秋的朋友圈色彩斑斓,各式美图不断诱惑着我。终于,趁着阳光正好,我在有限的午休时间里独自探访了虞山公园。 许是气温...

  • 古琴疏 宋·虞汝明

    古琴疏 宋·虞汝明 文字据宛委山堂《说郛》卷一百。 余少好书,复好琴,至老不衰。近尤喜观虞初、夷坚家言,中有琴事,...

  • 按欲入木,弹如断弦

    ——古琴演奏技法浅议明代琴家虞山派的重要代表徐青山,在他的琴学论著《溪山琴况》一书中曾介绍过传统的“按欲入木,弹如...

  • 虞衡

    语解释 虞衡,古代掌山林川泽之官。《周礼·天官·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三曰虞衡。" 郑玄 注:"虞衡,掌山泽之官...

  • 为你而来 我的四川

    一川有山 二川有水 三川有风 四川有你 山显你的身姿 水透你的灵气 风说你的消息,闻风而来的不期而遇 静静的你守候...

  • 富贵

    你有三川, 一川有风, 二川有阳, 三川归田。 山不向你走来, 你便踏上那条不宽。 徘徊的风啊, 推搡着瑟抖的叶,...

  • 七绝 相 思

    松风壑雾雁徘徊,望断川山泪满腮。 又见芦花吹岸柳,萧郎影只抱琴来。 【平水韵】(看图作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月3日:百年虞山味,一代琴川风(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ou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