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之秋,余随虞山王力刚先生学《思贤操》。期间论及琴人琴风,感慨良多。
《思贤操》者,宋人拟孔子伤颜回事也。文辞沈痛,《论语》中人历历在目。聼先生吟诵,座下无不动容。琴道之不传也久,一如文化之失序。

夫子弟子三千,称贤七十二人。独许颜回为好学者,其必有由。余思而有得:仁人之风,必与琴道合焉。
颜回之心,不迁怒,仁也;不二过,谨也;三月不违仁,持之以恒也。但得人师,以此为琴,岂能无成?
先生尝论琴界乱象:有己未成而教人者,有以琴谋利者,有哗众取宠者。凡此种种,余一言而概之:未有仁人之心而已。
有仁人之心,诸事可为。
夫子之伤颜回,非独伤弟子,悼道之不传也。夫子之忆颜回,非独忆弟子,感怀至诚者也。夫子之思颜回,非独思弟子,有期于来者也!
有颜子之行,文风可复;无颜子之心,斯文难追!
先生教学,时时以正念为训,必使诸生先读琴论,经典照抄一番,要求学员每日训练体能、气息,然后抚琴。但有心得,一并笔录。
子曰:“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先生亦如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