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上很多都在推荐如何快速阅读的书,方法正确了可以一年读上百本书。叔本华说“读书太多反而变得愚蠢。经常读书,稍有空闲就读书,这种做法比体力劳动更容易令人思维麻痹,因为做手工时还可以沉湎于自己的思想中”为了读书而读书的作用又有多少呢。
赫尔曼.黑塞在《读书随感》中写到:“我们读书必须走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如果只因某书非常著名,不认识它是一种羞耻,而勉强自己去读,实在是大错特错,所有人都应该从适合自己的地方开始阅读,认识并且愉悦自己。”
是的读书如果不能跟作品跟作者思想契合,读来也是无趣,估计也记不得多少。读书就应该从自己喜欢的方向开始,有的时候,读着读着就像是推倒多米诺骨牌的感觉,作者在书中屡屡提及的摸一个观点,其他作家等等,就会让人有了延申出去读一下的欲望,于是书会越读越多。虽然有了kindle,piad这些电子类读书媒介,但是读到好书,我还是喜欢买纸质书籍。书中的墨香是电子类的东西给与不了的。买书的目的是为了藏书,周末泡一壶香茗,从书架上拿本书,一个上午的惬意都有了。藏书不一定要精装版,同种类型的书看作者,翻译过来的丛书要看译者的水平,同样的东西,名家翻译出来的版本确实不一样。而且要看出版社,网上有篇文章,买书不看出版社是棒槌,深以为然。我买古文书籍一般会选择中华书局,我觉得从中可以看到编者的诚心诚意的修订。
读书要有读书笔记,不用千言万语,哪怕只要几个字,记下你的感触。其实那就是读书并加入思考,真的想多写些什么,就在这一本书都读完之后写,那样不会影响看书的连续性。 多读书,读好书。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好书。人类的科技发展飞快,但是人的本性进化的缓慢。阅读老祖宗留下的文字,你会受益匪浅,古人远比我们想的聪明的多。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现在的人们做事情都变得急急的,急急忙忙的赚钱,急急忙忙的成长,急急忙忙的变老,印第安人那句话“慢些走,等等你的灵魂。”是的,慢些走,拿起书,读一读。洗涤一下我们烦躁的心。过了读书为考试的年龄,现在读书只为自己,而且现在敢拿出完整时间读书的人为什么不能放慢一些脚步呢?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个人感觉如果想记住读过的书,应该在一段时间内有步骤,有体系的都同一类型的书籍。比如你喜欢哲学,就可以选择一个哲学家的书来读,之后看他受睡得影响比较大,再去读那个哲学家的著作。喜欢心理学的书,读了弗洛伊德,是不是还可以读读荣格呢。总之,书的世界无穷无尽,许我们在里面徜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