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707004/80e7307479c7e240.png)
【文 /YangSiR说事-2023.12.16.】
2023年的第一场雪,在我们还没有做好足够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飘然而至,显得有些突兀,让人措手不及。
按照正常情况,下雪前肯定有那么一天“阳光明媚”,虽然气温一定会很低,但却无法掩盖娇媚的冬日暖阳。按坊间最通俗的说法,这叫“开雪眼”,跟人将死之前的“回光返照”应该是同一个道理。但今年“初雪”前,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开雪眼”的状况,或者说这个“雪眼”开得并不太明显。
昨天下午室外那凄冽的北风的号叫声煞是吓人,气温也确实很低。在办公室里闲谈时跟同事们说了一句“我怀疑这是不是开雪眼了”,却立马遭到群嘲。说得最多的一句便是,“哪有‘雪眼’?”“这么阴暗昏沉的天色,根本不具备‘开雪眼’最基本的条件……”这么一通操作下来,弄到最后,连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了。
因为实在太冷了,所以在下午上完课后,就放了自己的假,提前三刻钟就回家了。还是家里舒服啊!开个暖空调,多惬意!
晚上临睡前,忽然听到雨打窗户的声音,特别的清脆。直觉这下的应该不是雨,而应该是小颗粒的雪粒啥的。将我的怀疑跟老芊提了一嘴,却被回复了一个“白眼”。“想多了吧,这样的天气能下雪?天气预报里也没说今天要下雪啊!”
但我坚信自己的判断应该是不会错的。那用脆得没法比的声音敲打着下班窗的“恶作剧小孩”应该而且必须就是“雪粒”。因为如果是下雨的话,这雨不该如此这般的跳跃。江南的雨,向来都是缠缠绵绵、藕断丝连的,这叫郎情妾意,你何时见过如此干脆利落的雨点?哦,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干脆利落的雨点也还是有的,那是台风来临时顺带而来的暴雨。但问题是,现在明显不具备“台风雨”的条件。
不过因为无法确认自己的观点,所以也不敢和老芊争辩。很多情况下,争辩的结果显示,最终“输”了的那个人,必定是我。
今天是周六,按计划是得带小孩子回一趟乡下的。在孩子换鞋出门前我先下了楼,因为我得去小区东边的停车场先将车子开过来。但等我来到停车场时,我差那么一点便傻了。偌大的停车场居然白花花的一天,脚踩上面发出“吱……吱……吱……”的声音。那可不是雪,而是已经结成了冰的雪粒。换句话说,昨天晚上“初雪”已经降临,只不过不是我们惯常见到的雪花,而是雪粒。
车子的引擎盖上也是厚厚的一层,已经被冰冻得死死的了。用手指小心的撬了一下,好家伙,居然纹丝不动。而挡风玻璃前的泄水槽则更是被厚厚的雪粒层给冻得严严实实……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07004/f5ec62780be2e43d.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07004/9755f443221b4d53.png)
拍了张照片传到“杨家庄”的家庭群里,不多一会儿,便听到群里传来母女俩的惊呼声。“这么厚的积雪?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在目前这么一个神奇的时代,一切神奇的事物皆有可能发生,更何况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初雪”呢?尽管气象台并没有准确预报“初雪”来临的详细时间,但他们已经准确预报了这一场寒潮。既然是寒潮,自然就有下雪的可能。这是用脚趾头都能想到的事。难道不是吗?
不管“下雪”或“不下雪”,只要是存在的,便是合理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看也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