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简友广场给人力量的文字
老梁读书会第31期‖跟着张瑜老师感受《生活是很好玩的》

老梁读书会第31期‖跟着张瑜老师感受《生活是很好玩的》

作者: 蒲公英_0477 | 来源:发表于2023-12-16 05:31 被阅读0次

文/梁树丽

老梁读书会

张瑜老师在读书会第10期分享的时候给我们带来的是雪小禅的《风物人间》,那是一本非常美的书,我读这本书学会了“慢煮生活,素喜光阴”;这期的读书分享,她选的是汪曾祺的《生活是好玩的》,这两本书有共通之处,都在告诉我们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东西大多都是免费的,而对于免费的存在我们往往不知道珍惜。

热爱生活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是一种能力。从张瑜老师的选择书目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判断她是一个更热爱生活的人,而且还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人,她有这种能力。

汪曾祺被称作“生活家”。他热爱生活,从不消沉,无心机,少俗虑,他心中充满了希望与美好;他多才多艺,写字,画画,做饭都很擅长,最重要的是他有趣,总是能从普通事物中看到诗情画意,一草一木都是惊喜。

汪曾祺能从美食,植物,旧事中发现美好,甚至寻常的萝卜在他笔下也越发的美好,“萝卜原产中国,所以中国的为最好”;他写蔬菜,“蔬菜的命运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他写家常酒菜,“一要有新意,二是要省钱,三是要省事”等等;写菜市场,他说“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你看他的文字简洁、温情四溢,似乎眼前瞬间浮现出了一座菜市场,感觉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读得越多,越发现汪老“阅尽千帆”后的人生智慧,才教人受益良多。生活的百般滋味和抚慰人心的力量,透过一字一句溢出来。低谷丧气的时候,读到汪曾祺道,“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被误解、被质疑时,他也曾不忿,“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岁月静好时,他悠闲自在:“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我在想,能把文字写的如此清新脱俗的估计也只有汪曾祺了。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只有心底纯净的人才会有如此纯净的文字,而我们被世俗染色太久,我们忘记了自己还能有什么简单的快乐。

早上看见一个大个子男的在小区地面上滑雪,虽然地面很滑,他摔了一跤,但是那种快乐像极了我们小时候单纯的快乐,而我已经多久没有这样简单纯粹的欲望了。

我读到汪曾祺夸自己的那一些文字的时候,我忍俊不禁,在迷茫孤独的日子里,我们要学会孤芳自赏,寻找自我确认。

他写了一篇好文的时候,他会夸自己“你小子还真有两下子”;当他自制的珠花受到欢迎时,他会说“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写什么屁小说”。他还会劝瓢虫改邪归正,“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我们很难想象他到底是怎样一个老顽童,但不管怎样,我们喜欢他这样的顽童,喜欢他如此的好玩并有情趣,和他在一起一定会少很多烦恼,会多很多快乐。

到底是怎样的家庭能养育出这样优秀的孩子?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你看过《宁作我》这本书,你就会明白汪曾祺先生的底气来自哪里。

裴老师图

汪曾祺的童年是幸福的,他生活在高邮,他从小就被家庭温暖的氛围滋养,这是他人生的底气,也是他内在被充盈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他内心更为强大和自信。

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安全感来自父母的爱,而归属感来自父母的正向确认,反观汪曾祺的成长,他家境殷实,而且父母开明,这就给了他更多的成长自由,更何况他们家的基因非常好,从祖父到父亲都是非常有才的人,尤其是父亲更是多才多艺,最重要的是他的父亲在教育他的时候总是鼓励引导,这就给了他更多的人生底气。

我们必须从现象中看到本质,当我们学会去探究原因的时候,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成长。

我们总是说“成名要趁早”,但是汪曾祺却属于大器晚成,他60多岁的时候才成名,但是好的结果都是需要时间沉淀的,都是值得等待的。

我希望自己也能做一个生活家,让自己慢下来过一种慢生活,一种怡然自得的人。

有意思的是张瑜老师分享结束之后,大家竞相借阅她这本书,不仅如此,大家还在网上搜汪曾祺更多的书中金句“趁热打铁”。

秋丽老师的朋友圈

真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梁读书会第31期‖跟着张瑜老师感受《生活是很好玩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sg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