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观念里,一个孩子的好坏就靠考试分数来说明。
考试的成绩好那就是好孩子,考试的成绩差就是坏孩子。
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号召下,出现了很多学霸,学神,他们的考试成绩是让人向往的,也是很多学生和家长追逐的目标。
人往高处走,这也没错,但是有些家长的做法却是在毁了孩子的未来。
01
一个在学校被称为学霸的90后男生,学的是热门的金融专业,毕业后每次应聘,简历和笔试都为他赢得了很多机会,但每次都输在面试这一关上。
找工作屡找屡败后,失去信心,沉迷网络,在家一待就是两年。
母亲心里着急,天天催促他去找工作,但儿子长期积攒对母亲的怨气终于爆发,一脚把母亲踹开,并埋怨母亲:“我现在所有的结果都是你造成的!
你只让我学习,不让我交朋友……你看看你自己,和谁的关系处理得好?”母亲感到非常委屈。
![](https://img.haomeiwen.com/i9725207/5ce76096eeb903f0.jpg)
尽管这个儿子对母亲的做法不对,但他对母亲的抱怨却是对的,正是在他上学期间,母亲只关心他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的其它方面的发展,尤其是与人交往的能力。
男孩在学校是学霸,毕业后,他的简历得到很多招聘单位的青睐,但每次都在面试的时候就被刷下来,报考公务员,笔试成绩排名第一,但面对考官,他却被无情淘汰。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他知识储备是满分,而交际能力却几乎为零,你想,社会上很多公司和企业都非常重视交流和社交能力,特别是金融、保险、投资等行业,即使你学历不高,但只要社交能力强,能为公司拉到客户,你就是人才。
你学历再高,没有能力,不能为公司或企业创造效益,肯定不会要你,因为他们不是慈善机构,他们要的是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人才。
高分低能,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暴露了教育的弊端和失败。最重要的是这位母亲却没有发现错在哪里。这应该是最可怕的吧。
02
几年前曾有个新闻报道,13岁的神童魏永康考上大学,但因为生活学习不能自理而不得不退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9725207/7be57826bceb919f.jpg)
魏永康1岁3个月时,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写字
魏永康2岁时,他已经能够掌握1000多个汉字。“神童”的称呼就此传开。
4岁时,魏永康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
1991年10月,年仅8岁的他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
也是从1991年开始,湖南省内的媒体发现了这个小县城中的“神童”,并进行了报道。“华容神童”进一步升级成了“湖南神童”、“天才少年”。
从上中学以后,获得了各类的奖状和证书,“奥林匹克竞赛化学二等奖、三等奖”、“物理学竞赛二等奖”、“(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等等,令他的“神童”之名更加“名副其实”。
1996年,13岁的魏永康以总分602分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地年纪最小的少年大学生。
这一切的成绩都是因为他的母亲,“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这是他母亲的原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9725207/3b2a51b6e2ee340c.jpg)
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曾学梅都不让魏永康插手,每天早晨连牙膏都要挤好,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甚至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
魏永康自己曾说,小时候妈妈总是把他关在家里看书,从不允许他出去玩。只要有女生打电话给他,他妈妈都说他不在家,担心分散他的精力。
因此他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周围的同学也渐渐疏远了他。
从小学到大学,魏永康的生活都是曾雪梅一手包办。“我心想,他将来长大离开我,人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的,不晓得他已经形成习惯,改不过来了。”曾雪梅说。
在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事情,像这些拔苗助长的家长,注定是要失败的。
03
其实,并非只有这位母亲有这样的错误,国内的应试教育就是这种现象的根源,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略其它能力的培养,毕业后,什么也干不了,几乎成为一个废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9725207/7c49eb1f4ebcc8fd.jpg)
当然,现在,国家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已经开始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但让我痛心的是,到现在,仍然有人不知道自己错了,错在哪里。
她们依然糊涂的认为,自己曾经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玩,不让他做家务是为了不让孩子耽误学习。
像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这种只重视孩子学习而忽略孩子其它方面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的教育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希望能引起家长们的注意,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