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时间管理学友金凤老师的分享,引爆了我潜藏已久的阅读兴趣。
而我所在的G175期时间管理班的第3个90天践行(3.0版)也刚刚启航,巧的是这一轮的集体践行主题正好是阅读和分享,真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最近几天,我和小伙伴们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阅读,也在班级群里各种讨论和建议,各抒己见,好不热闹。最终,大家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阅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阅读最终的目的是把书里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智慧,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并用它们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不能带给自己改变的阅读就是假的阅读,就是浪费时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开始大量阅读之前,我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先想清楚: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读书?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浏览过有关快速阅读法的书,也阅读过关于慢读书的文章,其中最打动我的是万维钢老师《万万想不到》这本书里的两篇文章:《笔记本就是力量》和《用强力研读书》。
这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如果简要概括,有以下几点:
1、强力研读首先是一种态度和心法,它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求从一本书中挖掘出最大的收获。
2、强力研读与所谓的“刻意练习”非常类似:它不追求快,也不追求读的时间长,关键是要跳出“仅仅只是读”的舒适区,进入“写读书笔记”的“学习区”。读得慢,吸收、转化知识和增长内力的效率更高。
3、强力研读的核心技术是读书笔记。
4、一本书读2遍,且只读2遍。第一遍通读,第二遍写读书笔记。
5、读书笔记必须包括4个方面内容:A、清晰梳理每一张的逻辑脉络;B、记下书中所有的亮点(对自己有启发的观点、特别的小故事等);C、大量自己的心得和评论;D、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不同点,相同点)。
6、以上AB两个步骤帮自己把书从厚读薄,CD两个动作帮自己把书又从薄读厚,因为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灵感。读书从最初的仰视、聆听作者变成了后来与作者的双向、平等交流,如此这般,读者就能增长见识,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改变自己看世界的眼光。【我的小感慨~~说到底,我们阅读是为了更好地认知自己,触碰自己,确立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的存在感。写读书笔记正是把自己代入、打开和呈现自己内心的最佳舞台。】
6、书读完之后,即可扔掉,留下笔记本即可。笔记本的重要作用正是方便自己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
7、我们要做的就是:“吃进”很多信息,然后生产很多笔记本。
文中有几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
1、钱钟书做笔记的时间,和他读那本书的时间几乎一样长。可见得做笔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费时又费脑。所以,虽然都知道写读书笔记有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却一直在逃避写读书笔记,迟迟不能开始。
2、最近很多人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这种方式的意义并不大。这一点我很认同,我也曾经坚持用思维导图做过一段时间的读书笔记,感觉它虽然对记忆有帮助,但是对深入加工和思考却还是远远不够的,有点隔靴搔痒的生疏感,不够深入彻底。它可以作为笔记的入门工具,但若止步于此,那就是只捡到芝麻、不见西瓜了。
3、作者提到自己听书的方法:上下班交通的路上听书,到达地点后,不急着下车,而是打开手机上的印象笔记app,带上耳机把刚刚听到的这段书的笔记录下来,回头找时间把录音笔记整理成文字。30分钟的书,用3-5分钟转述书中的精华,以及自己的心得和评论。这种随时听、随时做语音笔记的方法值得学习。
其实,文章中强调的读书笔记并非一个新鲜观点,很多关于阅读的书都有这样的建议。我们也听说过:古往今来,很多名人都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譬如:达芬奇、曾国藩,毛泽东,等等,不胜枚举。开个玩笑:也许我们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是一沓又一沓笔记本的距离。他们读书的时候,正襟危坐,认真思考,奋笔疾书;我们读书的时候,漫不经心,手边无纸也无笔。他们是在和作者、书本认真谈恋爱,并以身相许,最终孕育出累累果实;而我们只是在轻佻地耍流氓,不敢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自然是收获不多。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道了就立刻去做,做到了才能真正知道。读书笔记也是如此,无论心里有多么抗拒、多少畏难情绪,鼓足勇气、厚着脸皮,提笔写下第一个标题、写完第一篇才是硬道理。我的这一篇严格意义上不算读书笔记的笔记到这里就要完工了,你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