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状态,那如何才能获得呢?关键在于做好两点:一是有粮,二是不贪多。
有粮,这一点主要依赖于能力。
一个人若没有生活的生产资料,在生活中必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难题。为了生存,就可能不得不委曲求全,做一些违背自己心意的事,从而陷入身之困。
这就如同在风雨中飘摇的扁舟,没有稳定的根基,只能随波逐流。
而当我们具备足够的能力,拥有了生活所需的物质基础,就像为自己建造了一座坚固的避风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自身的安稳。
不贪多,则重点关乎心性。
当一个人生活的生产资料富足后,如果内心的欲望无限扩大,攀缘之心过重,就会陷入欲求不满、欲壑难填的境地。这种过度的欲望如同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终有一天会爆炸,迎来物极必反的结果。
《学经》提到:“是故身之自在在于积余,积余不足行有困焉,积余有过行有累焉。”这深刻地揭示了适度积余对于自在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有智慧地做到积余适度呢?
积余之道,在于守中,而守中之道在于损益。
在面对物质和欲望时,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能让自己因物质匮乏而困苦,也不能因过度追求物质而心累。
若能达到这种状态,我们的内心便会趋向清静。言语一出,行动便跟上,在守中的道路上轻松前行,没有障碍。
一开始或许并不知晓自在为何物,但当真正做到时,便会欣然心安,体会到自在的真谛。
这种自在,不是短暂的满足,而是一种长久的、源于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自由。
故有言:
若得诸般自在,意必归清静,言出则行践,易于守中,无有障碍,不知自在,然得自在,欣然而心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23442541/86c1135da380b58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