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现在,我大部分时间在农村生活、工作。但屡次忆起的乡村的美好,大多是我的童年时期。
儿时,乡村的天是蓝的,河水是清澈的。上小学时,每逢周末,从家里拿一两件衣服,飞跑出门,约上一两个小伙伴,美其名曰:到河边洗衣服。到了河边,把衣服放在洗衣石上,我们挽起裤腿,跑进河里,然后两个手腕合在一起,手掌张开,等小鱼游过来时,用手一捧,就会看到在手里挣扎的小鱼。我们把这个叫“捞鱼”。把捞来的鱼,放在沙滩上挖好的“小井”里。等捞鱼捞累了,才想起了洗衣服。一边洗衣服,一边讨论如何合理分配刚才的劳动成果。你三条大的,我五条小的……分配合理,皆大欢喜;如果分配不均,同伴之间,闹翻脸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这都不要紧,因为,小孩子之间,很容易原谅对方的。“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当我师范毕业,回到母校,河水和时光都溜走了。曾经的河干已经干枯,周围是一堆堆生活垃圾和从大棚里拔出来的蔬菜秸秆。远远就能闻到,什么东西腐烂后,发出的刺鼻的味道。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但我们有花样繁多的游戏,繁花绳、抓石子、打儿(打一根尖尖的棍子,看看谁打的远)、在草垛里捉迷藏。曹文轩的《草房子》里,莫言的《红高粱》里,都描写过儿时捉迷藏的情景。可见,在空间范围的足够大的农村,捉迷藏有它独特的乐趣。现在在农村的大街上走走,很少看见做游戏的小孩。他们更多的是,看手机、电脑,玩游戏。
农村孩子有下地劳动的机会。上小学的时候,有勤工俭学。春夏之交时,挖白蒿岭(学名不清楚,当时,就叫这个名字),晒干交到学校;秋天,拦花生、地瓜(主人把花生、地瓜刨出来,我们再去刨第二遍);冬天,把玉米秸秆上的叶子劈下来,留下一根光杆司令,然后一根根捆起来。把这些东西,交给学校,就算完成勤工俭学任务了。幼小的身体,扛着䦆,挎着篮子,为了让自己收获更多,漫山遍野地跑,从来没觉得累。唯一担心是,自己交到学校的东西,比其他同学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曾偷偷把自家花生放到篮子里,带去学校。
放学回家,没有作业负担,以劳动为主。到田野里,挖野菜,喂兔子、猪。夏天,拿一根棍子,“放鹅”(把鹅带到田野里吃草)。出去放鹅是件很无聊的事,恨不得鹅出去接着吃饱。印象最深的一次,我把鹅赶到路边,有一只鹅不认真吃草。吃一口,抬一次头,再吃一口,再抬一次头。可把我气坏了,我抡起手中的棍子,正中鹅脑袋上,鹅当时死亡。回家免不了母亲一顿大骂。心灵虽受到伤害,但晚上母亲把打死的鹅炖了顿,在物质生活不是很丰富的年代,我饱食了一顿美餐。那时候,劳动绝对占据了农村孩子的大部分生活。因此,农村人身上刻上了:勤劳、坚韧、吃苦耐劳等等的烙印。
在乡村从教多年,我发现,农村孩子很少参加劳动。一方面在于,学习任务重,没有劳动时间。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不舍得孩子参加劳动。记得上课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什么季节割麦子?什么季节收花生、地瓜?农村的孩子竟然不知道,即使回答正确的同学,也是蒙对的。
悠悠岁月,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农村,在家的大多是老人。有条件的都去城里安家、落户。我上学的时候,我们村小学,一个年级三四十个学生,现在六七个村庄一所学校,一个班不足三十个。如果不是逢年过节,在秋天、冬天回到村里,真有鲁迅笔下《故乡》的感觉:“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庄,没有一些活气。”
偶尔回到家中,会吃到时令蔬菜,不用担心农药残留。会看到城里没有的各种庄稼、果树。但待一时可以,时间久了,就会感觉到各种不便和生活的单调。各种资源的短缺,也是农村存在的弊端。
农村给了我一个快乐的童年,却没能留住我们走向城市的脚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