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比较鸡汤文章,题目是“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看这个题目其实就不用究其内容了,本文不但把熬分成了,傻熬、苦熬和智熬三个层次,并且把这三个层次套了一个起点叫“熬商”,如“智商”,“情商”般,作为天赋能力论述。作者行文洋洋洒洒,大概有2000来字吧,个人感觉写的挺好,但是读完还是觉得鸡精放多了。
人的一生放在个人角度挺老长的,好几十年甚至百年,放在历史角度就没个看了,昙花一现的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普罗大众基本上啥也留不下。那还活着干啥呀,这就上升到一个哲学层次了,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怎么去。
人活着要有点意义,而这个意义在目前中国市面上的结果叫“成功”,成功的包含啥?钱多,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但是钱多少算多,家庭怎么算和睦,事业怎么算有成,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义,但普世价值上咋也得达到王健林定义的那个小目标吧。中国有14亿多人,至少有14亿都达不到这个目标,14亿后面的零头的零头基本上就是身价上亿这个阶层的数量。也就是大家看起来是人生追求目标,但是绝大部分人都达不到,或者按照统计学的方法,直接删除5%以下的部分,就是所有人都达不到,那么定位这个目标有什么意义呢?咋不上天呢?
那么成功非普世意义,而是个人能够基于一生能够实现的理想,而为这个能够实现的理想而努力就是有意义的人生。对绝大部分人而言,人生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这辈子闭眼之前一瞬倒推自己能读多少书,挣多少钱,有几个孩子,这些才算是能够完成的结果,然后总结出一句人生经典的话,而成就“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个经典结论。
说到这里,大家再反过来想想其实一辈子都是在熬,熬到头拉倒,这就是人生必然的过程,还用得着给“熬”做一个内因叫具有“熬商”吗?这里面导致“熬”的因素就在于搞不清楚自己的现实,定义一个自己完不成的目标当然只有“熬”一个办法,还可以加个程度叫“煎熬”。
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都臭了街了,无人不知,但是这里的使动用法就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了,使身修,使家齐,使国治,使天下平,这里含有一个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而非消极的“熬”。道家说无为而治本意是“为”无为,而治,这里依然有个主语,就是自己,所以道家也不是消极等待。如果把个体成功当做一场战争的结果的话,用毛主席的话就是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因此要达到成功,要通过积极的人生态度,完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最后积攒成一个大结果。完成目标的过程要细致,比如看书,一天原来看两页,变成看四页并且还能记住,做到了这就成功了。
其实成功对于大众来说很容易用不着熬着,生活也没那么艰辛,如果非要达到个14亿人的都仰望的状态,光靠自己努力,以及有方法的努力,也一样是不行的,“三分能耐,六分运气,一分贵人扶持”,先解决那三分能耐的问题在想其他的。看着豪宅,想像自己已经能住进去了,都有了完善装修的思想,看着豪车,想着如果能拥有了,那往美女多的高校门口一停,车头上摆着红牛、红茶、矿泉水……, 醒醒,醒醒,该吃药了。
�*Sz�&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