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样一位朋友,从小学就同校,相识多年,关系却不深不浅,心里一直以为对方是高傲的神,似乎很难靠近,但忽然一个转点,就打破了所有印象,瞬间拉近彼此距离,27岁的我遇上了这样一个陌生又熟悉的人。
Libby跟我从小学就开始同校,而且一直都在我隔壁班,我们的距离一直就仅隔着一堵墙,无数次校园的擦肩而过,因她冷冷的性子,加上耐看的外表,我一直当她是不易接近的神般存在,也就从未主动套过近乎,最亲近的也就是半熟的寒暄,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高中毕业。九年的弹指挥间,始终没有很深的交集,我本是很有异性缘的男生,跟很多女生都能自来熟,跟她却很有默契的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20CM,走不近你。
高中毕业后各奔东西,大家分别去了不同的城市上大学,渐渐也就没了彼此的消息,手机通讯录莫名的留着她的手机号,但一直没有拨打过,其实早已过期,所以心里对再相遇没有任何憧憬,淡看江湖路,伊人何处。
毕业的几年,工作成为了全部中心。一心的目标,不遗余力的前进,无心其他。此时故人可能已是个奢华的词藻,但偏巧不巧的就在某个时候让你惊喜,她以一种意外的方式再次出现在20CM的距离,我一度以为这是花光所有运气换来上天的眷顾,异乡,故人,青春的岁月,最好的彼此。于是我鼓起勇气,为她写文,道尽结友之意,没想她却爽快同意,20CM,靠近你。
也许8年的分离,成熟了的彼此,有太多想分享的东西,促成了我们第一次的相约。我在27岁,终于单独和她第一次散步街头,第一次共进午餐,听她讲大学的经历,读研的生活,工作的细节,日常的细腻。我以为原本默默优秀的女神,却是位接地气的邻家女孩,原来她只是不爱和人聊天,原来她也如此可爱,原来她也记得往昔,就连初中一起联排蹲在食堂空地吃饭的情景,还在她的脑海里,但那时的我们,是否就只相距20CM?
以为我们可能就只是久别重逢的新鲜刺激,却没想我们还有共同的兴趣,万没想到她竟然也向往着西藏。西藏新疆于我一直都是圣地,我和很多人谈过,却始终没有去多了解,一直觉得去那里,需要有位老友,最好多年不见的老友,在铺满阳光的大昭寺门前,打一壶甜茶,安谧的聊聊过往,在壮阔的布达拉宫门前拍一张亲密合影,冥冥中咋感觉这都是在等她呢。
我们在书店的一下午,她看她的西藏攻略,我看我的明文随笔,在最好的年纪,就这样活的无可代替。我是第一次和女孩去书店看书,就这样安静地看书,没有面对面的相坐,仍然20CM的距离,但仿佛一下子回到学生岁月,她就在那里,不远不近,同一个教室,同样的默契距离,我们各自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这种熟悉感与放心是别人给不了的,但恰好也是现在找不到的,而她的出现给了我,无可代替。
我决定不再像年少时害羞怯懦,不敢靠近,即使可能被百般嫌弃,也要鼓起勇气,靠近她,走近她。缘分给了我们太多的不期而遇,所以要努力学会珍惜,特别是邻家女孩的她,因为我们真的可以成为好友,甚至友达之上。即使不爱聊天的她,我也会时不时的保持联系,甚至谈天说地,即使成了骚扰或者打扰,那又如何,世上没有第二个你,人生不会再有第二次,大胆放纵自己,20CM,靠近你。
4月28日,刘若英导演的《后来的我们》上映,听哭我们《后来》的奶茶,已经换了另一个战地,我希望可以和你一起看这部电影,一起回忆彼此的匆匆那年,因为也许只有和你一起经历,才能真的感受时间的可贵,缘分的可贵,故人的可贵,20CM,不再是距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