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阳光2018初级研修
SST,一次性心理咨询

SST,一次性心理咨询

作者: 苗尔平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17:26 被阅读17次

    心理咨询按性质分为健康咨询与发展咨询,按规模分为团体、个体咨询;按时长分为短程、长程咨询;按形式电话、面对面、互联网咨询。

    关于一次性心理咨询,有数据显示,第一次咨询脱落率50%。因此,绝大多数问题在第一次就得解决。因为面对来访者不同,之前是治疗,现在更多的是咨询。治疗面对是病人,而心理咨询面对的是正常人。这是一次性咨询的思维方式。

    理解李老师总结的十二条规则(SST)

    建立强烈的时间观念:

    只有50分钟的时间。

    不要野心太大:

    切忌“上帝情结”,上帝情结源于自恋。不能以身饲虎,累死在救人路上。

    评估来访者情感流露:

    暴露“欲”和通过观察情判断背后的‘’欲”(一级名词),即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宣泄情绪和表达诉求,心理健康者表达诉求—主动的意志行为;不健康者是宣泄情绪—被动。学心理学是学会一种语言,变被动为主动。

    比如:一个人工作累一天回到家,如果是心智成熟之人,会跟家人用语言表今天很累;如果心智不够成熟之人则用肢体语言,精神不振;更进一步可能冲家人发火。

    谨慎的积极:

    症状是病人的拐,是一种防御,为了减轻痛苦,更好地活着,如同人的皮肤。解决来访者‘’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的思维,不能太急,得一层层剥开,一边拆分旧的一边建立新的,逐渐代替。如上网成瘾,其背后是对学习失去兴趣。

    不要过分重视诱因:

    后现代主义特别重视此观点。不要重视原因(精神分析理论重视原因),而要由果索因。一个果可能多因。三个不能犯的错误:单一归因,基本逻辑错误,因果颠倒。

    比如一个人感冒,可能不仅仅是着衣少着凉,还有生物学因素(生物易感),心理学因素(情绪低落)。

    归因是人的基本需求,归因也是一种防御。

    詹姆斯理论:一个人不是因为悲伤而流泪,而起因为流泪而悲伤。

    日本心理学家?一个孩子不是因为厌学而学习不好的,而是因为学不好而厌学的。

    一个人不是因为上网而厌学,而是因为厌学才网瘾。

    当一个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不是因为问题多么难,而是取决于你的思维方式。

    用求助者的思维方式解决求助者的问题一定是无效的。

    不再关注什么造成了问题,而是关注是什么在维持着问题。

    手心手背是指一个东西一定包含并离不开它的对立面。

    心理咨询对来访者来说,没有接受就没有改变。

    把事实的查询控制在最低限度:

    来访者讲述的事实是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是对过去的回忆(记忆),记忆是不准确的,是基于当下的建构。记忆反应的不是过去,是当下。不看对方讲了什么故事,要看怎么讲,即讲故事时表露的情绪在满足自己的什么欲望。

    头脑中要有一个意识,来访者讲的不是事实,而是描述的事实。不关注事情真假,关注为什么这样讲。进一步问来访者相关人是什么看法?即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抑郁是对过去的悔恨,焦虑是对未来的恐慌。来咨询的人不是活在过去就是活在未来。而咨询就是让其活在当下,身心统一在当下。身既来之,心则安之—着陆技术。

    提问:可以站在现在看过去,也可以站在未来看现在,跳出来。如:十年之后,看现在会是什么样?要挖掘来访者自身资源,不能抛却自家无尽藏,沿街托钵效贫儿。

    稳定化技术—着陆。

    避免谈话走向岔路:

    谈话要紧紧围绕目标。海上航行,如果不知道方向,永远没有顺风。最高效率就是按部就班地实现目标。表象目标,

    不要过低估计来访者的坚强性:

    不要不敢触及,既然能够走进咨询室,心理健康水平是比较高的,要往前推进。比如来访者说“我想死”,咨询师可以调侃地说,想怎么个死法?往往随之,紧张气氛就会松动,来访者也会随即轻松一些。

    不要高估来访者的自我觉察。

    不要只是明白,要变成行动。

    辨认出一个焦点问题:

    设定咨询目标。

    探索然后试着给出解释:

    说明—理解—解释。要让来访者无意识听到咨询师植入的观念,要坚定。

    利用交谈启动来访者解决问题的过程。

    心理学思维是往高处填土,低处挖坑。出自《圣经》的马太效应这样说: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SST,一次性心理咨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xr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