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谓逍遥,最朴素的解释就是《庄子·外篇·天运》给出的定义:“逍遥,无为也”,遗憾的是,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逍遥,即便不是《庄子》最核心的概念,至少也是几大核心概念之一,并且是我等凡夫俗子最向往的一个境界。很多人愿意把心灵交托给《庄子》,为的也正是这“逍遥”二字。不过,我们不妨先问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渴望逍遥,或者说,什么人才会渴望逍遥?
2
用一句很庸俗的话来说,很多人去读《庄子》,为的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找一个可以让心灵停泊的港湾。如果上帝给你一个二选一的机会,要么获得高官厚禄,有享用不尽的财富和一手遮天的权势;要么在物欲生活上维持现状,但心灵获得了庄子式的逍遥。在这两个选项里,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我相信,即便是那些酷爱庄子的人,绝大多数也都会选择前者,而在选择后者的人里,又以本身已经拥有了高官厚禄的居多。的确,每个人都想逍遥,但只有那种有权有势的逍遥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逍遥,大则指点江山,小则使奴唤婢,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可以造福众生,可以为非作歹。如果这种愿望得不到满足,那就只好退到内心深处去寻找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逍遥了。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人,庄子式的逍遥只是一种劣等的逍遥,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方案。
3
《庄子》逸文有一则接舆的故事,说他是楚国人,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楚王听说了他的贤良,便派出使者以重金礼聘,想让他来任个官职。接舆笑而不应,等使者一走,自己就远远地搬家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接舆先生的余生其实过得很好。虽然庄子说“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好在没有不透风的篱笆。刘向《列仙传》记载了接舆的去向,说他擅长养生之道,吃橐卢木的果实和芜菁子,遍游名山,最后落脚在峨眉山。几百年来,世世代代都有人见到过他。看到这里,我们凡夫俗子不禁心寒,原来接舆先生之所以那么逍遥,实在是有逍遥的本钱。而我们既没有特殊的肠胃,也没有长生的道术,我们该怎么逍遥呢?
4
有待和无待是《逍遥游》里的一对重要概念,有待则不能逍遥,无待才能逍遥。道理看上去很简单,大鹏虽然能从北海遨游到南海,但一定要等六月的海风,没有足够大的风力它就飞不起来;宋荣子对世俗的名利是无待的,精神独往独来,自由自在,但他好歹还要走路,脚必须依恃大地才迈得开步子;列子更高一层,对世俗是无待的,就连出门也无待于大地,但是,他毕竟还要有待于风,没风的时候他就没法御风而行。庄子给出的通往逍遥的方案就大体明朗了,即顺应自然的规律,抛弃主观的成见和执着,不建功,不求名,与时俯仰,随波逐流。
打个比方,有待的最下乘境界好比一只小船驶向目的地,要顶风,要破浪,要扬帆,要转舵;高级一些的有待是“心如不系之舟”,随风随浪,没有固定的目标;到了无待境界就没有这只小船了,你就是一滴水,世界就是大海。无是无非、无善无恶,这是一种自然状态,恢复到自然的状态,顺应着自然的规律,便可以得到逍遥。
5
海神给河神讲了一番道理,说别看我这海水无边无际的,但我一点也不会自满,因为我在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块小石头在大山上一样。那么我们想想,四海在天地之间就像蚁穴在大泽里一样,而中国在四海之间就像米粒在粮仓里一样,人类在中国大地上不过是万物当中的一种,一个人在整个人类里也不过是无数分之一的确,这样一想,人生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还有什么事情值得争夺、值得牵挂、值得烦恼呢?——古往今来有很多仁人志士、文人骚客都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但该争的还是去争,该牵挂的还是牵挂。
可能会有意志坚定的人,认为做人应该知行合一,既然想开了,就要以许由为榜样,以公子牟为教训,毅然决然地舍弃荣华富贵,找一片山林去隐居。庄子“深根宁极而待”,在山野岩穴之间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时机。但是,如果我们足够细心的话,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欲哭无泪的问题:绕了一大圈,这不还是“有待”吗?因外物而喜,因外物而哀,这仍然是有待之境,心灵是不自由的。
6
这正反映出《庄子》的一个特点:虽然话题经常玄而又玄、不近人情,但毕竟不是任何人都生活在真空里的,所以若一不小心把话说回现实,就不免生出自相矛盾的地方。但这样的答案是不会让人甘心的。我们很想知道,所谓“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难道真的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不成?换句话说,庄子难道真的就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实实在在地通向逍遥之境的可行方案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