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游学总结该如何写?形式是采用看图说话还是纯文字叙述?结构应该怎么架?立意从哪几点入手?脑海里的各种小泡泡应如何建立联系?脑海里有很多想法,可是越多就会越急,反倒使得我无从下笔。特意在与教练术宏宇老师交流时,请教了以上问题。有了宏宇老师的疏导与建议,这才隐约看见了这篇总结的雏形。此行的总结分三部分进行,学习收获、旅途经历(吃货的上海游玩攻略)、旅途中的小气泡。
一、学习收获
一周左右的游学行,团体进行访问学习的安排其实并不是很多。29日上午两所学校的参观并有幸与“全人教育”张老师进行学习交流,下午亲身体验百特中心的青少年财商教育课程;1月2日在嘉定教师进修学院学习互联网+下的教师培训并与花院长有深入的沟通。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大量的信息值得我们去吸收,相信每个人都在笔记本中有了详细记录。可是我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一些适合于我的教学、成长的点。以下是我的梳理:
1、筑桥小学是一所建筑风格大胆、教育理念先进的民办学校,整个学校无论是从硬件设施或者师资力量来看,都是跟高级的配置。在我们一声声“哇、哇、哇……”中,终于有一名同行学员忍不住问到领队的陆老师,“这里一年的学费得多少钱啊?”……果然,一年光学费就得20多万。城乡教育成本的差距令人结舌。但是我相信撇开硬件方面的问题,在教育理念上,作为年轻一代教师,还是可以为我们的孩子努力一把的。比如,筑桥的教学理念中第一要位是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一点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也是我正在做的事。我深切感受到农村地区的“生儿放羊”问题严重,大部分父母对孩子没有一个发展方向规划和期许,甚至有部分父母对老师说“不读就不读吧,早晚要跟我一起进厂做事”。老师能够怎么办呢?家长的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只能在学生身上做工作。带学生一起做周计划、月计划;给学生讲、看我大学的生活;到各个城市旅游的经历……最大的期望就是,能通过我这些努力,给学生架起一座桥梁,通往外面精彩的世界。
2、在平和实验学校终于见到了久仰大名的张轶超老师,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在与张老师1个多小时的座谈交流中,受益匪浅。除了一些思想上的碰撞,张老师也给我们“扔”出了一些更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加分制的评价体系。张老师认为,现在学校中的每一次月考其实都是对大部分学生的一种打击,是对他之前成绩的否认。所以,我们的评价体系应该改成叠加分制,将每次考试的分数叠加起来,肯定学生的成长。
3、百特中心的财商课程。刚看到上海游学课程安排时,发现有关于青少年的财商培养课程体验很是惊喜,这是我之前从没有接触过的一个板块,对它的期待很大。可能是前期期待投入太大,在体验之后,说实话有一点的失望。但总要从经历当中得到些什么,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给家人买保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4、2018新年访问的第一所学校,上海嘉定教师进修学院。在这里待了大半天,是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点,同时也有很多收获。请允许我在这里换一个角度写我的“带走”,谈几点我觉得实用性很高的收获。“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师培训,CC talk教师培训软件的应用;教室里,手机端和电脑端的灵活转换应用;多听、多看、多用(广播、喜马拉雅App、班级优化大师),跟上教育的更新步伐,吸收自己所需要的养分,逐步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旅途经历
12月31日至1月1日这三天时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可以自由安排。作为一个吃货,我目标就是尽力吃出一套完整的“吃货的上海旅游攻略”。
前方高能:
沈大成点心(崇明糕、小金团、青团、各类糕点)
富春小笼(小笼、炸春卷、鸭血粉丝汤)
小杨生煎
老上海葱油饼、油墩
城隍庙小吃(蟹壳黄、蟹黄汤包、锅贴)
日式料理、西式点心(这两个纯属个人爱好,但是确实都好吃)
上海第一食品商店(各类老上海糕点小吃,礼盒装方便做伴手礼)
三、旅途中的小气泡
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我最爱的出行方式是“遛街”,试图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的人文氛围。在行走的过程中,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跟这些原本应当毫无交集的人擦肩而过,有时搭上两句话,是很美妙的体验。换一个角度来说,行走的过程,其实是一段完全属于自己思考旅程。在这期间脑海里会冒出很多小泡泡,习惯随手把它们记在手机备忘录中,整理了一下,分享给你:
1、27日晚上在去上海的火车上,脑海里全充斥着上午的协作片物理公开课上的场景,细细反思整节课以及前辈们给出的指点。公开课上完之后,得到了别的学校很多老师的表扬,而我们学校的带队领导,却给了我一些课堂中问题的反馈。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真诚剖析自己当时的心情,显然得到肯定时更开心。但是细思突然觉得非常恐惧,如果周遭的声音都是赞美,该要如何前进?感谢给我反馈的前辈,才让我的每一次出发都有成长。同时感谢同组的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代表学校上公开课。其实放弃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27日下午的火车,上午的公开课我完全有理由拒绝,但是咬咬牙逼自己一把,收获一定更大。记住一句话,当你迷茫的时候,一定选择那条难走的路。
2、关于上海的“优雅”
上海的老一辈人,优雅的姿态、文明的行为……无处不在彰显他们的素养,这是上海“人”给我最大的印象。闻名去“富春”小笼包尝鲜,推门进去时后面一群衣着朴素却得体的奶奶们抄着上海话在聊着些什么。我进门后反身抵着门,让她们先进。每一个路过我的奶奶都要看着我的眼睛点头微笑对我说“小姑娘,谢谢你哦”,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得到这么正式的“感谢”。
我喜欢“遛街”,在街上观察形形色色的人,猜想他们的世界。注意到一个很暖心的细节,无论有没有红绿灯,有行人在过斑马线时,司机们无一例外都会停下来礼让行人。虽然这是驾照科目四的考试内容,但是现实生活中,至少我之前接触到的人群中,做到这点的很少。现代人似乎都很急,赶着上班赶着约会赶着回家……总有无数的理由,导致他们忘了这最基本的一点行车礼仪——礼让行人。最优雅的城市,是上海无疑了。
3、2日凌晨6点半,人来人往的地铁口。前几天一直看到的是繁华、精致的上海,今天感受到了上海的另一面。各个年龄层的各种职业人士,步履匆匆地赶地铁,脸上没有疲倦、没有愤然,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反思自己,每周值班日稍微早起了一点,一整天就一副别人欠我三百万的模样。与他们做对比之后,我暗暗告诉自己要坚守对工作积极的态度,时刻提醒自己以下几点:
①在太过于舒适的环境下,只会让自己的抗压性越来越弱;
②身边人的格局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价值观,不要听抱怨;
③让堆积的工作多压一压自己,不然成长得太慢,不要让自己跟大城市的人距离拉的太远。
最后,再次感恩tfc为我们提供这次的游学机会。也是这次的游学让我明白,,“外出学习”这件事,它的意义除了有学习到专业知识外,还有让人打开眼界看看新鲜东西,恢复我们对这世界的好奇。有好奇对这个世界展开追问的人,才有机会去追求想要的东西。老师如此,学生亦如此。
忆游学,上海很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