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干什么都提不起劲,说好的教程也一直没写,总觉得欠点什么,记录下这两天了解到的一些概念和信息。
EOS Token 模型
区块链底链项目,基本都需要有Token的支撑,一方面是资源的限制,避免恶意用户以低成本攻击网络,保证底链网络的通畅;另一方面是经济激励,吸引更多的人来使用这个网络。
相比以太坊的 gas 机制,eos的 Token 模型要复杂的多。eos将资源分为三类:存储、带宽、计算。
带宽和日志存储 (磁盘);
计算与计算储备 (中央处理器);
状态存储 (内存)。
EOS资源使用,有两种方式,一种使抵押,一种是直接消耗,带宽和计算抵押使用,当不使用的时候,可退回EOS,而存储要消耗EOS。详细参见白皮书,白皮书里有一个“可计算债务”的概念,我还没明白是什么意思。还有这篇EOS DAWN 4.0 的 RAM 究竟是什么,RAM的使用比较复杂,这篇介绍的很详细。
EOS 纽约节点开发了一个网站eosrp.io,可计算EOS可使用的资源,如下图:
由上可见,1个EOS当前可换取RAM 49kb,带宽 1432kb/天,CPU 0.2s/天。目前并不便宜,EOS比ETH好的地方,开发者可为用户抵押资源,也就是普通用户即使没有EOS,也可使用 EOS 上的 Dapp。
Zilliqa 共识机制
在一篇公众号文章 区块链可扩展性问题如何解决?Zilliqa联合创始人贾瑶琪访谈 ,了解到 Zillqa 这个项目,Zillqa声称用分片技术解决区块链的可扩展性的问题,但我并没有找到它是如何解决不可信的分片之间的数据同步。它的共识算法有点意思,使用 PoW + pBFT。
PoW 由于要消耗大量的算力,一般新开发的公链不采用这个算法,但又由于其可靠性,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节能算法能够取代它,PoS和DPoS 还没被完全验证可靠。Zillqa 并不使用 PoW 来争夺记账权,而是用于网络分片。每个希望加入Zilliqa网络的新节点都必须先执行PoW,这样可以防止女巫攻击,PoW相当于Zilliqa网络的入场券,而PoW计算的哈希值的最后几位二进制数字,决定了节点将被分配到哪个分片,保证了分片的随机。
实用拜占庭算法(pBFT),用于在分片内的共识达成。拜占庭算法可允许网络内有不超过1/3的恶意节点。其效率取决于网络的大小,Zillqa每个分片的大小不少于600个节点。更加详细的介绍见[Zilliqa的设计构思]、 [Zilliqa 的设计构思]
多链和跨链
有同事问我,多链和跨链的区别,之前没想过这个问题。这里谈谈我的理解,多链,底层就一条链,比如 EOS、Cosmos。 EOS 目前主网的版本还是单链,Cosmos了解不多。
跨链是不同链之间的价值传递,比如 BTC 和 ETH 的兑换,现在BTC和ETH的兑换大多要在中心化的交易所里完成。有一些团队,在做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比如同事提到的路印(LRC),他们要实现垮链的Token转换。
ETH和BTC的兑换,就像美元和人民币的兑换,法币兑换走的银行或者中间商,而链上要走智能合约。
今天,先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