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
12月1日上午,我和儿子再度出发,开启了梁徐之旅。之所以选择梁徐,是缘于孩子最近仿写的诗中,学着借用了“诗和远方”,至于是什么意思,孩子还不能说得清,为了便于孩子理解,我想借一次远足来“因势利导”,边走边聊聊“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冒着风雨,我们打车直奔梁徐刘记牛肉馆,点了两碗面,慢慢品尝起来,儿子喜欢吃面,平时,只是带他在小区周围面馆随便吃吃,带他到正宗的刘记面馆吃面,还是第一次,他也明显感觉到,刘记的面要比平素里吃的好吃多了,直言美味至极。
诗和远方吃完,稍事休息,正好雨也停了,我和孩子在梁徐街上转了转,顶着呼呼的北风,向城里走去。街上,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引起了孩子的关注,孩子想为老人发明一种独轮车,好让老人坐或半躺在车上自由前行,他结合医院的病床和电动轮椅,不住地给我讲述着制作过程……过中干河桥时,我们驻足远眺,儿子灵光一闪,又想把轮椅车改装成两栖式的,可以涉水过河,还要装上钓鱼竿钓鱼。天马行空的想象,让孩子越说越兴奋,也走得越起劲。
诗和远方等红绿灯时,路边废弃厂房里惊飞的几只野鸽子,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在引导孩子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又聊起了流浪汉,此后,一路上几乎就围绕这个话题,孩子喋喋不休地讲述着他想象的流浪汉故事,还说想写一本书,书名就叫《流浪汉帝国》,联系沿途的桥洞、曹家农艺生态园、差点撞车的教练车等场景,孩子和我不断交流着、想像着,故事情节大致如下:栖居在桥洞的流浪汉,勇敢地救起了车祸落水的富翁,已患绝症的富翁赠与他一座果园,他又引入了旅游产业,将果园打造成既可以采摘,又可以游览的“世外桃源”;事业成功以后,他又通过央视“等着我”栏目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母亲;之后,他投身公益事业,在企业里大量招收流浪汉,培训改造他们,让更多的流浪汉变得像他一样;他将自己的产业,打造成了流浪汉的天堂,建成了一座富有爱心又充满正能量的流浪汉帝国……期间,儿子说自己的灵感不断,这种感觉太美妙、太神奇了。
诗和远方我顺势告诉儿子,这种美妙的灵感、美好的感觉就是诗。诗就是这些美好的事物、感觉、意境,比如,今天我们吃的牛肉面,就是一种美味、一种美好的感觉,所以,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说成是诗。
“那为什么要把诗和远方放在一起呢?”儿子问。“那是因为平时在家里难以感觉到诗,难以感受到刚才所说的那些美好的东西。”“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也可以引申为,‘熟悉的地方没有诗’。”“所以,人们才会走出家门,去远方寻找诗。比如每年寒假、暑假,带你去看草原、听海涛、游雪乡,就是为了让你去远方,感受美好、感受诗。”我说了一连串的解释,儿子也大抵听懂了。
我又对他说,“儿子,记住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诗,包括刚才吃的牛肉面;离开家的地方,其实都可以算作是远方,像今天我们走过的梁徐,就是家的远方。”
“其实诗和远方,它就藏在你的心里,在你平凡的生活里,在你对追求美好味道、美好灵感和美好生活的坚持里。”这话,是我对儿子说的,也是对我自己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