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主角乔峰被曝出是契丹人,立刻人设崩塌,以前一直被认为是侠肝义胆,自此江湖中人当他是阴险小人。乔峰,或者说萧峰,自始至终都是没有变,一直为国为民,希望宋辽两个百姓安居乐业。
作为局外人,肯定觉得故事里的江湖人很蠢,仅仅因为乔峰是契丹人就断定他是坏人,然而这种以偏概全的事在现实中是很常见的。
一
前段时间有一篇文章刷遍了朋友圈-《摩拜单车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韩寒发了一篇文章怒怼-《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称其“不光光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
这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摩拜作为近两年最被看好的互联网项目,创始人赚了很多钱是很正常的。但是注意,这仅仅是个别,是创业项目里的凤毛麟角。实际上90%以上的创业公司都活不过5年,大部分创业失败会前一屁股债,这些失败的案例是不是也再说普通人没有欠债,这些创业者被抛弃呢。
二
知乎上面有一类live非常火,就是二本三本学校的学生逆袭考上清华北大。这些逆袭的人的确很了不起,但是一堆人来听这种live就没什么道理了。
我身边参加这种live的人不在少数,然而他们都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作为一种学习方法的分享,不管是一本二本三本,还是985、211的学生,他们分享的经验照理说是同样有价值的。但是仅仅加了一个逆袭的标签,就有很多吃瓜群众过来凑热闹了。
按照正常的思维去想,考上名校应该是足够的勤奋加上争取的学习方法,而这背后是自律、合理的时间管理、良好的阅读和笔记方法、高效的做题训练。
去片面追求一些逆袭的案例,到底多少人看了这些live能考上清华北大呢
一个博眼球的标签不会给人带来实质的进步,重要的是方法论。
三
小米手机的创始人雷军,英语是非常差的。但是我们能凭借这一点,就说雷军这个人能力不行吗。
雷军不是翻译,不是外交官,他是一名企业家,核心能力是独到的战略眼光和商业头脑。小米公司如此成功,说明了雷军是足够优秀。雷军的作为企业家的能力才是最底层的,最关键的。
跟考研一个道理,一些有二本三本标签的人分享的经验,不一定能让一个人考上名校。能让人考上名校的是正确的方法。同样这里的方法论也是底层的,最决定成败的因素。
愿世界少一些标题党,多讲讲方法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