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解题思维训练——
【2018年厦门市5月质检36题】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地震区,穿行于高山峡谷,出岷山后向南从成都平原西缘穿过。图7示意不同时期岷江出山口河段。都江堰水利工程(图7—b)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岷江出山口处,始建于公元前256年该工程修建前,成都平原缺乏发展种植业的灌溉水源,而岷江洪水泛滥时又成为一片汪洋;该工程修建后,岷江分为内、外两江,内江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用水,枯水期内江水量占60%。为了保证内江的水量,每年年初在凤栖窝河段挖沙,即“深淘滩”。2000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修葺和完善,尤其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外江闸与多处引水工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5651884/95fb25dee50a0e2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651884/675c7456c91fe77d.png)
(1)都江堰修建前后岷江对成都平原种植业生产条件的影响。(4分)
此题考查【河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和【水利工程对农业的影响】
思路:主体——“都江堰修建前后岷江对成都平原种植业生产条件的影响”
都江堰修建前岷江
有利影响——岷江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沉积——带来肥沃的土壤
不利影响—— 岷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易导致洪涝灾害;
都江堰修建后岷江
有利影响——稳定岷江的水量——为农业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
【答案】
修建前:涝灾多发;带来肥沃土壤。(2分)
修建后:提供灌溉水源:减少旱涝发生频率。(2分)
(2)分析与外江相比,枯水期内江水量较大的自然原因。(4分)
考查【河流凹凸岸的信息判读】和【理解凹岸侵蚀水位深水量大的关系】
思路:主体——“枯水期内江水量较大”的自然原因
限定——“与外江相比”
1、观察图像信息——得知内江位于河流的凹岸——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水位深;
2、与外江相比——枯水期内江的水量多的原因——主要考虑凹岸水位深——水量较大。
【答案】
与外江相比,内江位于河流凹岸,流速较快,泥沙淤积量较少,水深较深。(4分)
(3)分析每年年初在凤栖窝河段“深淘滩”的原因。(8分)
考查【文字和图像信息的解读】
思路:主体——“深淘沙”的原因
限定——每年年初
如图所示——找到凤栖窝的位置——结合文字信息“保证内江水量”——得出“深淘沙”是为了减少河床泥沙的淤积—— 思考:
1、需要回答凤栖窝为什么泥沙淤积量大;
2、需要回答为什么挖沙有利于保证枯水期内江的水量;
3、根据题干中的限定“每年年初”——需要回答年初为什么是“深淘沙”的月份;
【答案】
岷江输沙量大,该河段泥沙大量淤积。(2分)
挖沙可减少内江泥沙淤积,加深河床,增加枯水期宝瓶口进水量;(3分)
年初降水少,为河流枯水期,便于挖沙。(3分)
(3) 推测外江闸关闸的时段(枯水期或洪水期),并说明理由。(6分)
【考查文字和图像信息的解读】
思路:主体——外江关闸时段——并说明理由
1、结合图像信息——外江关闸的影响——导致外江的水量减少,内江水量增加——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2、结合文字和图像信息——内江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用水,枯水期内江水量占60%。——得出枯水期为了保障成都平原的灌溉用水以及生活用水等需求——所以枯水期外江关闸;
【答案】枯水期。(2分)
理由:
随着成都平原人口增多、经济发展,枯水期内江水量难以满足需要;
闸拦截外江分水,增加内江水量。(4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5651884/549350e064e75ae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