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谁会比他受的苦多?

谁会比他受的苦多?

作者: 我是白少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14:18 被阅读0次

“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谁也没有看到他走向汨罗,谁也没有看到那块冷冰冰的顽石,在温热的怀里渐渐沉入水底。”

这一段话本来自博尔赫斯《环形废墟》,略微修改,以赠屈子。

有人曾经说过,唯有真苦难,方能造就真艺术。而屈子,当是经历了千般折磨、万般苦炼。希腊的悲剧中蕴藏着巨大的苦难精神,耶稣为世人受苦,世尊传授芸芸众生以苦谛,凡是辉煌璀璨的文明,似乎都离不开悲壮的、可敬的、深刻的苦难精神,而且,必然诞生一个伟人,他愿亲下地狱,为世人遍尝悲苦,以求黎民苍生之安稳幸福。

屈原,便是中国的伟人。

屈原之苦,一言以蔽之:众叛亲离。倘若细化了讲,则有三份悲苦,这三份悲苦,正是中国历代文人的同悲共苦,每一个内美修能的华夏文人,都必然经历这三般磨难而不改其志,屈子所为,正是开导先路,举明灯,长啸,让后来的殉道者看清楚路上的荆棘,为他们送去一点远古的热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不仅是屈子对怀王的赤胆忠心,更是对后世知音的热情呼唤啊!

第一苦,世浊我清。

在铁屋子里,第一个醒来的人,是最富智慧的人,也必然因为看透了屋内的死气沉沉,而是最痛苦的人。战国后期,楚国几乎独步天下,威震八方,当举朝上下都沉浸在大国之威风的虚幻里时,唯有屈原率先醒来,看透了危机。看看那些沉睡者都是何种面貌吧!“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这是楚怀王的骑墙作风;“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是党人的丑恶嘴脸;“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这是世人的昏睡不醒。人间至苦莫过于举世皆浊我独清,小到艺术追求,伯牙为子期绝弦,大到政治洞察,孔子郁郁乎从周,古往今来,士人们无不感叹着这种悲情,此间最先受磨难者,舍屈原而无他人,也难怪,屈原哭到“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又在《怀沙》中对着古代的圣贤哭喊:“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每每读到此篇,我都深感痛心,仿佛化身屈原,孤立江边,眼泪和江水齐流,呜咽和涛声共响。

第二苦,孤寂凄凉。

读《楚辞》,会读到种种超自然的现象,在理解这些文句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浪漫主义”、“现实与虚幻中穿梭”这一浅薄层次,我们更应该透过墨迹看血泪,深剖它们背后的心理机制。在我看来,这些幻象,无一不是屈原的孤独心境。试想,“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一个清醒的人被放在一个狂乱的世界里,必将遭受世界的排斥,他又怎能不孤独呢?《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明明是洞彻了社会的黑暗,能发出“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诘问,却被众人当做疯子,“他们想要吃我了!”屈原亦然。他遭到整个楚国的排斥,孤立无援,孤寂凄惨,他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寻到精神的支撑,只好转向幻想世界,转向神鬼,“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与仙人为伍,以求在虚幻的世界里找到陪伴。在屈原看来,就连山鬼,也比世人更有情有义,他宁愿与山鬼同列,也不愿沾染世间污浊。他写《九歌》,是借民歌之形,来描绘自己的精神伴侣,东皇太一、少司命、湘君、湘夫人、山鬼。。。。。。

“纵然世人都弃我,我亦有这些神鬼相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何等令人心碎!

第三苦,迷茫彷徨。

正是这等心境,造成了屈子的投江。

且观屈原的生平,便可发现,屈原的政治生涯,是赤胆忠心,勇往直前,却不断地被放逐被怀疑被训斥被驱赶被打击,他自己归纳得好:“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长此以往,屈原迷茫了,他多次下决心“我不管了!”,但“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明明要离开了,却又不忍离去,我该怎么做?迷茫之情怀油然升起。这种感情不断扩大,便延伸到了对整个世界的思考与怀疑——

《天问》诞生了。

在这首全部由问句组成的长诗中,屈原向世界开火了。他质疑日月星辰的运行,质疑明暗混沌的分界,质疑野兽花草的规律。。。。。。浩浩汤汤的怀疑,铺天盖地地卷来,显示出几要吞并四海八荒的势态。这种对世界根本的怀疑,显示出屈原宇宙观和世界观的崩塌,观念崩塌,自然无法生发有目的的行为,至此,屈原无所适从,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继续坚持对楚国的忠言忠行,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和这个“未知“”的世界和平共处: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所以,他只能选择去死。

郢都的陷落,成为了压倒屈原的最后一根稻草。

扑通一声,世间再无屈原。

后世读《天问》,自然应当读出一种大胆的怀疑精神,一种对世界本源的追问。可以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怀疑主义者,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一位伟大的思考者。英国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这部悲剧本是借复仇之事,来展示一位思考者对世界的哲思,而如果能以屈原为原型,成一部剧本,必能将莎翁的《哈姆雷特》拉下思考者的神坛——我们在两千多年前便有了如此伟大的哲学家!

但同时,文学讲究共情。我们亦当感受屈原在写下那些字句时内心的彷徨,感受到他精神上的苦楚,从此,屈原将不仅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存在,更将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里,以供万世学子寻到自己的文化坐标。

屈原是伟人,更是英雄。

我们只能希望,当屈原在天堂里睁开双眼,双目及处,是蒸蒸日上的祖国,是怀王的信任与关怀,是清明无暇的朝堂,是云梦泽上倒映着的,暖和而又灿烂的阳光。

相关文章

  • 谁会比他受的苦多?

    “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谁也没有看到他走向汨罗,谁也没有看到那块冷冰冰的顽石,在温热的怀里渐渐沉入水底。” 这一...

  • 谁会比他更爱你

    -01- 爱本是一个圣洁简单的字眼,却经由人心变得晦暗不明。 橙子长相可人,只是,是个乡下丫头。 学习不好,高中还...

  • 谁会懂你背后的苦?

    每个人背后,都有别人体会不到的辛苦,每个人心里,都有旁人无法感受到的难处。 坚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不能言说的心声;微...

  • 虚假的苦受

    佛家四圣谛之一——“苦”,是众生皆苦的意思。苦受是指对苦难的承受。虚假的苦受是瑜伽士阶段的人经历的问题和障碍。 佛...

  • 我受的苦

    我受的苦很多很多。 也很久很久。 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 恩赐的苦受

    药师经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

  • 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

    其实,很多人的生活,都一样,没有谁会特别容易。 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酸甜苦辣,生老病死,...

  • 试炼之后(约伯记第23章)

    ①完全相信 面对三位朋友给约伯的错误教训与定罪,约伯觉得这一切比他肉体受的苦还重(伯23:2),他不是故作清高...

  • 实力从哪里来?

    有个朋友在他们单位已经脱颖而出,却总受一些非议,有的认为我比他资格还老,干的比他还多,怎么受表扬和奖励的是他呢?有...

  • 为了离苦而常、乐、我、净,所以我们要南无阿弥陀佛

    最近我处于迷蒙状态,因为四念处的“念受是苦”,想不明白为什么“念受是苦”,平时觉得有的“受”确实苦,而有的“受”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会比他受的苦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jq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