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悦读社发言(62)

悦读社发言(62)

作者: 冯雪松_4d76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14:18 被阅读0次

当下美国社会的盛世危言——《自满阶级》读后

《自满阶级》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当下美国的“盛世危言”。 作者泰勒·科文,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曾被《彭博商业周刊》评为“美国最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他最大的担心是,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增长缓慢,会让美国社会发展陷入停滞。他在这本书中不仅点出了美国阶层流动停滞的事实,也力图搅动社会观念,打破整个社会的自满心态。

书中的自满,不是骄傲,不是自负,而是自我满足,安于现状,甚至可以说是不求改变。自满代表了一种“在位者”也就是成功者的心态,认为社会各个阶层各居其位,不再需要进行大的改变了。这种自满所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阶层固化”。美国一向是标榜社会自由流动的国家,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才智和辛勤劳动,取得成功,登上美国社会的上层,甚至成为顶层的富豪。但是自满的一大结果就是,不再给别人上升的机会。

一个流动性很好的社会,并不需要财富平均分配,但是需要不同收入阶层有流动的机会,穷小子需要能够找到发家致富的路。但是美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阶层固化,上升的阶梯被阻塞了。

美国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可谓是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每个阶层的收入增加,整个社会也变得富足,欣欣向荣。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社会因为收入增长的停滞,社会的发展也停滞了,普通美国人都变得在原地踏步,停滞在以教育、社会关系和收入划分的阶层之中。

贫富差距的拉大与阶层固化,不仅体现在人和人之间,也体现在企业和企业之间。一方面美国的小企业活得日益艰难,每年新创企业的数量也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企业却异军独起,尤其五个 IT 巨头,每一个都富可敌国,不仅在各自领域内取得几乎垄断的地位,在海外也拥有超过两万亿美元的现金。这五个 IT 巨头分别是 ,Facebook 、亚马逊、苹果、网飞和谷歌。这些大公司的日益庞大,也挤压了创业的生存空间。

美国当今社会的贫富差距的拉大与阶层固化,甚至存在于高等教育领域。企业巨头的“赢者通吃”,不仅让公众担心垄断,也导致美国企业的文化日趋保守,这些都让美国社会变得更“不思进取”。作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陷入阶层固化的自满情绪,最主要的原因是匹配做得越来越好。而科技的发展更是把匹配做到了极致,加剧了阶层固化。婚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门当户对的婚姻成了主流,这种婚姻加剧了阶层的固化,拉大了贫富差距。

匹配不仅仅发生在婚姻,也体现在企业与员工的匹配,尤其是大企业更容易吸引到那些教育经历、经验、技能,以及文化都匹配的高质量的员工。结果就出现了好的公司里好员工扎堆,而一般的企业就只能在二流三流人中挑拣员工的情况。这种意味着工作变得更可能按照阶层来划分,变相巩固了成功者的阶层固化和自满情绪。

这种优秀资源的集中,也可能加剧精英的“同一化”。硅谷虽然标榜多元化,但只是精英视角下的多元化。美国的精英们在餐桌上交谈时,可能会歌颂多元化,但实际上,美国人正在把自己封闭在“志同道合者”的小圈子里。当精英陷入自满的状态,整个社会的活力都要打折扣。大企业日趋保守,整个社会的活力就会堪忧。

精英在美国取得了成功,而且对现有的成功很满足,就会越来越不想改变。从二战前后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国人最敢于梦想的时代。比如发展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最终帮助美国迅速赢得二战。修建州际高速公路网,一下子拉近了美国各地之间的距离,也塑造了特有的美国汽车文化。还有雄心勃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不仅目标高远,而且执行迅速,从确立目标到成功载人登月,只花了9年的时间。但是这样的例子,在之后的美国就再难找了。

美国人不仅缺乏梦想,也越来越缺乏活力,这就是所谓的“反信号”。反信号就是你特别在意地告诉别人,你一点也不在乎。这种“反信号”的流行,看起来像是美国不讲究阶级、不讲究身份,实际上这是因为富裕阶层已经感觉不到底层上升的威胁,才会不在意用衣服来区分阶层。“反信号”服务了成功者,却让年轻人表达努力的信号变得更困难,也因此成为一个鼓励阶层固化,而不是阶层流动的信号。

美国日益缺乏活力,年轻人很难找到上升的阶梯,从乞儿到富翁的美国梦再也找不到代言人,许多成功案例都是家境优越的年轻人更上一层楼,底层老百姓上升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样的社会,一般美国老百姓真的能满足吗?作者也在书中阐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每个阶层都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序列很满足,各就其位,不思进取,但实际上美国社会和谐的表面之下,不满与抗争的暗流涌动。

黑人与白人暴力冲突在最近几年愈演愈烈,是美国社会底层不满的极端表现。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则是民粹主义势力抬头的例子。两者都说明,表面自满的美国社会其实压抑了很多不满,而精英的信用破产会给社会带来大问题。

黑人受教育水平低,失业率高,自然很容易沉沦到社会的底层,白人警察枪杀黑人的案例一而再,再而三,加剧了这种冲突。美国街头一再发生的黑人的暴力反抗,恰恰告诉美国人,在表面的和谐之下,只要你向下探究一点,就会看到汹涌的波浪。黑人的反抗只是潮头而已。

还有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专家、精英阶层与技术官僚的信用破产,导火索还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只有专家能了解和设计复杂的金融结构,只有专家才能告诉你市场的走势。但是,几乎没有专家能够预测金融危机的到来,以及金融危机的后果这么严重,这导致了专家信用的破产。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跟专家和精英信用的破产有很大的关系。老百姓发现自己上升的通道被阻塞了,改变越来越难。当他们想要宣泄自己的不满时,看到和听到的却是主流自满的情绪,这就给了那些“不入流”的极端思想生根发芽的机会。前后担任公职长达35年的希拉里就代表了那种已经丧失信任的技术精英阶层,许多选民为了表达对精英的愤怒,就选择投票给精英的对立面。特朗普的获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标榜自己不是精英,不附和主流的“自满阶级”,于是赢得了大选。

未来美国的发展,到底会重回不断进步的轨迹,还是会陷入治乱循环的周期律,未来二十年答案会揭晓。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带头大哥,它的状况对未来的世界影响太大了,因而关注美国未来的发展走向,即便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也是必要的。

相关文章

  • 悦读社发言(62)

    当下美国社会的盛世危言——《自满阶级》读后 《自满阶级》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当下美国的“盛世危言”。 作者泰勒·科文...

  • 悦读社发言(80)

    对中国文明不死神话的解读——《惠此中国》读后 《惠此中国》这本书,作者赵汀阳,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被...

  • 悦读社发言(67)

    多点对行为经济学的认知——《赢家的诅咒》读后 本书作者理查德·塞勒, 是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芝加哥大...

  • 悦读社发言(68)

    感知味道的学问——《品尝的科学》读后 《品尝的科学》这本书讲述的是,品尝不仅仅是用嘴巴吃食物,其实还会用到全身和大...

  • 悦读社发言(63)

    重伤前行的印度——《印度:受伤的文明》读后 《印度:受伤的文明》这本书,讲述的是印度在独立后,找不到自身发展途径的...

  • 悦读社发言(77)

    明代的商业与文化的发展变化——《纵乐的困惑》读后 《纵乐的困惑》这本书,作者卜正民,曾担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

  • 悦读社发言(81)

    审视饥饿与战争的成因——《战争的滋味》读后 《战争的滋味》这本书,是一部以粮食及食品供应的视角来审视二战的历史著作...

  • 悦读社发言(71)

    美国的持枪文化及程序正义——《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 《历史深处的忧虑》是《近距离看美国》丛书的第一冊。该书以一种书...

  • 悦读社发言(79)

    重温经济学入门经典。——《一课经济学》读后 《一课经济学》是一本畅销了70多年的经济学经典入门书,主要讲述的是奥地...

  • 悦读社发言(78)

    对工业革命起源的探究——《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读后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探视》,该书作者罗伯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悦读社发言(6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jq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