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印象

作者: 湍河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21-04-15 18:51 被阅读0次

    古城印象

    文/江燕

    年少时在湍河北岸的村小和镇中上学,九十年代初才进入古城中心的四高中(现在花洲实验高中的前身),而我所在的村子与古城就一河之隔,逢周日我就跟着大人们或是小伙伴们,进城赶集或是玩耍,后来又求学于古城,这座城市热忱地打开它的臂膀,温柔地拥抱了我。

    1蹭书

    古城路与新华路交叉口处,中国邮政和市人民电影院一个面南一个面西,之间有一大片空白场地,不知是何原因,市内的流动书摊都凑这里了。周日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好时光,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过了河来这里蹭书看。

    摆摊的,有老年人,有中年人,也有小年轻,薄木板装订而成的,正方形或是长方形的木厨,下面支架一撑,小人书、画报、杂志、老旧藏书,摆放的齐整,容易查找。有摊主细致,怕书损伤,还用橡皮筋来回绑扎,还有更高级些的,做了透明的玻璃柜便会上着锁。

    二分钱看一小本画册,五分钱看完整的一个系列画册,一角钱一个下午书随便你挑选。规矩是规矩,我们这些娃娃爱热闹,好扎堆儿,摊主稀罕人多,就收了我们二分钱,说是随意看。我们自然不推让,小板凳上一坐,不知不觉地一个上午或是下午就不见了。

    那时候,《西游记》《红楼梦》是我的最爱。读到孙悟空的师傅唐三藏真假不分误把妖魔当好人,而无端指责和斥责悟空,我会恨得咬牙切齿,想给他打抱不平,你这糊涂而无用的师傅啊。读到黛玉夜晚去探宝玉而不得进,误会宝玉而后凄凄惨惨地埋葬桃花于泥土,我会和黛玉一同哭泣,可怜这痴情的女子……

    还有,《水浒传》《哪吒传奇》《白蛇传》等等。也许,就是童年时期的点点滴滴的阅读和领悟,真、善、美悄悄地根植于内心,有了思考,有了觉悟,突然间有一天便想要挥笔书写些什么。

    2蹲摊

    古城路北头有一国营工厂——星光厂,据说当年它承接军队里飞机零部件的加工,它是一家很正规的军工厂,还有几分神秘。

    星光厂里走出来的大人,小孩儿说话总是文绉绉的,不像我们本地人,说起话来一撅头一块的,特钢硬。他们应该是有钱人,拿国家的钱儿,体面的很,那时,这个星光厂的大门就是我和母亲蹲摊儿的地方。

    我们卖什么呢?卖菜。采摘的,春天里有香椿芽儿、槐花儿、榆钱儿和葛花,夏天里有芝麻叶和莲子,秋天里有红薯尖和秋菊。挖掘的,春天里的荠菜、三根(黄黄苗、茅草根儿和苇子根儿),秋天的红薯尖和花生果。

    蹲摊儿也有诀窍,一是能够坚守阵地,二是得有眼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中的,你勤快些,天天来,就会有客人看你面熟,信任你的菜。没有眼力劲儿,不知道客人的需求和购买力,也是不中的。这就需要你察言观色,小心应付。一回生,二回熟,打了一次交道,喜欢你了,下次必定还来找你买他所需要的。

    地摊的文化,从来就没有衰败过,具体兴起于何时,暂且不提,而今天它们依然昌盛,每逢周末起早去早市里转转,摊挨着摊,摊连着摊,各种物什,你能想到的和你未曾想到,这里都可以找得到!

    而今的星光厂,早年经过改制,仿佛不复往日神采,又听说它被注入新的活力,期待明天的星光依然灿烂!星光的存在也时常提醒着我,追求完美追逐梦想的脚步永远不要随意停息!

    3信仰

    古城南部有个叫江家坑的地方,曾经是我少年时的天堂。这里有个基督教教堂。父亲和母亲是每个周日的上午必到的地方。

    那时候的父亲母亲在连续有了我们姐妹三个之后,对于男孩子的渴望是那么的热切,他们那么努力地耕耘又那么的贫穷,他们把这归结于他们的罪过,是上帝惩罚于他们,他们便跟着众多的信徒来到神圣的教堂,进行洗礼忏悔,唱诗读经,做祷告,做奉献。

    我们跪着,也跟着母亲被牧师做了洗礼,母亲和她的姊妹们唱着美好的诗歌,牧师净了手,用手指蘸了蘸些许葡萄酒,轻轻地涂抹在我的额头上,说是从此我就是受了神祝福的孩子,我做的一切神会看着,他会护佑我一生的平安喜乐。我似乎懂了“阿门”这个词,还旁听会不少的诗歌,以及祷告时众姊妹必要念叨的经文:我们在天上的父……念叨时我总觉得内心有了良善和敬畏。

    父亲母亲虔诚地和大家分享时,我和娥妹也会在大教堂里晃悠晃悠,找些乐子,爬爬矮树,赏赏野花,揪揪桑叶,逗逗谁家带来的小狗,偶尔会缠了母亲二毛钱,买了一长串糯米球来,成晌地嚼,成晌地笑。这里,我还结识了不少新的朋友,听闻了不少的新鲜事,这里又像是我的第二课堂,趣味多多,所以周末无论如何会缠了父亲母亲一起过来,好像是他们也特别乐意带我们过来,领受神的恩惠。

    多年以后,我想想,江家坑的确是我的天堂,我灵魂里最高尚的最初始的启蒙绝对是来源于这里,我仿佛也像父亲母亲一样有了自己的坚定的信念。外出走到哪里,我有了什么苦恼和困顿,不自觉地会寻到当地的基督教堂,去感受感受神迹,去沐浴沐浴神灵,而给与自己重生的力量。

    4交粮

    古城西两公里有我市最大的粮食中转站,一年一度麦收过后的交皇粮,父辈们必要去那里的,以乡为单位的交粮,我们村本来属于裴营乡,可是距离城西的粮库更近些,就不必要去远路。

    交粮的日子,天热的很,父亲早早地起床,拉车装满麦袋,弯着腰使劲地拉着,朝粮库的方向行进,我和妹妹两侧推着,这是出力不讨好的活计。一路推的用力,父亲走的还是很慢很慢。我们家手扶车买的很晚,条件不是很好,父亲母亲供养我们姊妹几个很是辛苦,所以一直就是推着拉着车去十几里外的粮库去交的粮。

    拉车到了粮库附近,父亲把小麦一袋袋搬到大马路边上,倒出来用木锨摊开来,趁着日头好,戴着草帽光着脚,趟了一圈又一圈,再顺风把小麦扬一扬,吹去麦里的麦糠壳。父亲即使戴了帽子,割麦子打麦子又晒麦子,接连几场劳动下来,父亲黑不溜秋的,要是搁碳堆里还真是找不出来!

    交粮是辛苦活儿,晾晒好麦子装好车还要排队去交粮,长长的拉车队伍能从粮库的大门口排上二三里远,热了渴了,也不讲究,父亲脱了背心就剩一条短裤,喝上一大碗井把凉水就美了,跟着前面的拉车缓缓前移。等终于轮到验麦和过称时,只怕那验级员给扣的多了,陪着笑脸,说着好话,幸运的一次通过,不幸运的叫你拉回家重新翻晒和扬场,可就要遭罪受了。

    好在我三爷的一个儿子在粮库工作,父亲来了他总要过来看看,所以父亲遭罪的次数并不多,否则,父亲不知道要黑成什么样子,那样的天气里那样地劳作着。

    农家五月人倍忙,父亲母亲所经历和遭遇的一切,我们打小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决心靠自己的努力离开农村,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今,我们姐妹四个都在不同的城市里安了家落了户,童年时时期的艰难困苦驱使我们早早地学习了当家,并悉心地追寻属于自己的祥云晴空。

    5赶集

    星光厂门口卖小菜是有季节性的,非得地里有菜可卖时,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什么时还是要去赶集的。赶集可是很有趣的事情。

    古城路的商业步行街,从北头到南头,各类商家,各种货物,应有尽有,从衣服,饰品,鞋帽,到家电,布匹,针头线脑,到书籍杂志绘画等等。曾经的我,从这条街的北头逛到南头,从南头又逛到北头,来回十几里的路程,悠哉乐哉,还乐此不疲!

    这条街上的大十字路口有个百货大楼,曾是商业局下属单位,后来有众多商家入驻,算是比较高级的综合贸易商场,像是今天的超市,而今它已经基本不再有昔日风采,但它曾经的辉煌谁也不能否认。

    这条街最南头连接着东西向的南桥店,南桥店的诸多商家经营化肥,农产品及日用品。南桥店和三贤路交叉口处,有全城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新丰市场。早早晚晚,这里都很热闹,逢年过节,父亲母亲会骑着自行车,带着我过来赶集。

    而这条街的最北端连接着东西向的新华路,新华路是我市的中心街区,市政府在这条街,有名的工业品的大楼在这条街,工业品像百货大楼一般,是古城早期的大超市。百货大楼,售卖各种家电,布匹及针头线脑,零食小吃等。

    新华路东段和穰城路交叉口,是大东关菜市场,那时到现在它一直繁华,新华路一直向西,过三贤路,再向西,是三孔桥,那里曾经也有一个市场,地摊居多,而今已几乎绝迹。不过,街面上还有不少租房做着生意的商家,风不刮雨不淋的。

    近一二十年以来,佳美超市,万德隆购物广场入驻穰城,改变了整个小城的商业格局,综合性更强的他们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再加上网购日益普及普通人,小城的百姓自然而然有了更多的更好的选择,生活水平和质量在不断地提高。这是好事情。

    6爱美

    古城路的中段大十字附近有一家国营照相馆,小学的一个周末母亲曾带着我去拍过照片,清晰地记得那天的火辣辣的日头,那天拍照的师傅的温和的笑颜,还有照相馆里墙壁上悬挂着的很多人物和不同式样的相框。

    新华西路,新华中路好像是还有几家私人的照相馆,早已记不清名号来。他们最真实最真诚地记录着小城人的原始生活和精神风貌,和小城人的审美观。曾经风靡小城的海军蓝,陆军绿,还有格子衬衫,喇叭裤,后来的脚踩裤,再后来的西装,牛仔服等等,而今的人穿起衣服来则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

    除了照相馆,就是理发店,古城路北头有个国营理发店,最是热闹,不只是城里上班族,乡村里兜里不缺钱的,也会大老远地跑来排着队等待理发的师傅。街头巷尾还有随地起摊的剃头匠,只要是热水方便,他们挂起招牌来,客源就会很好,主要还是和咱小百姓贴心不是?

    7追梦

    九十年代初期,走进市中心的四高中时,我还是懵懂无知的少女,是蓬勃向上的年龄,也是无所畏惧的年龄,我们一面努力奋发,以图能够走进心仪的学校,一面心里面有了我们自己的小秘密。

    高二文理分科,理化成绩总是班级倒数的我,自觉地选择了文科,文科的学生更多些多愁善感的东西。班里的文学爱好者以语文课代表为首的小雨还成立了文学社,吸纳了学校里不少的忠粉,还煞有其事地举办周末的采风活动。

    最疯狂的一次就是集体骑自行车环游小城,我们勇敢地骑行,从城西的湍河大桥出发,沿着湍河北岸,穿村过镇,拐到城西的张湾,粮库,三里桥,到城南的月牙池,花洲书院,再到城东的金营和李寨,骑行一圈,回到学校。又再次出发,把小城的纵横交错的主要街道和马路,东西向的人民路,团结路,新华路,北环路,南北向的北京大道,穰城路,文化路,三贤路,交通路,转了个遍。

    是那时,我才真正地知晓我们的小城的大概模样,它就像是我们的母亲静静地端详着我们,爱抚着我们,也哺育着我们,我们可是浑然不觉。

    后来,我们还筹办过一份叫做“新星”的手抄报,热情满满得办了有五六期,却因为高考的到来而夭折。学校后面有一段老城墙,我们这些文学社的积极分子逃过老师的眼睛,秘密“集结”,不知计划和筹谋过多少年少轻狂的美好!

    可源于这份手抄报和社友们互相鼓励的力量,我竟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利用零零碎碎的课余时间阅读了贾平凹的《人生》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这两部作品于我而今的我能够走进文学的殿堂应该算是最好的铺路石,冥冥中我在后半生突然转折而进军文学圈根本不是什么寂寞无聊而为之!更多的是,于中年的我,另类救赎,另类安放。

    8思考

    年少时,出于好奇心和欢喜心而热爱某种事物,而今可是真切地感受到它们的力量,一切的一切,就像谁说的——年少不懂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那经历过欢乐和伤感的无数的我,渐渐地凝聚为今天的我,不再踟蹰,不再迷茫,而是深深得感谢他们教会我的成长。

    古城,看起来已渐行渐远渐,我们的记忆却是沙漏,那些可爱的,美丽的,动人的总是如初般鲜活,不会随意消弭,而只会永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城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lj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