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

作者: 齐茆 | 来源:发表于2017-09-19 11:00 被阅读0次

    逆袭,人人爱“逆袭”。比起天才的天赋异禀、一蹴而就,比起凡人的始于平凡、终于平凡,“逆袭”包含了更多戏剧性的转折,当现有水平不再完全代表未来的归宿,生命充满了更多可能。

    逆袭这个词源于日语,原意是(在逆境中)反击、还击(成功),后成为网络常用游戏语言,更耐人寻味的是,它在社会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多用在形容“本不可能、却最终实现”的一种逆转形式的成功。这样说来,“逆袭”行为表达出一种不甘现状、自强不息的正能量,人们对它喜闻乐见,也是容易理解的事情。

    然而,先从作为行为主体时的视角说起,我们应该从更深层次分析期待“逆袭”的心态:人们期盼自身逆袭,比如从丑转美、从贫到富、从弱势变强势,这种期盼首先建立在对于现状的不满之上,而这种不满积压之后所导致的幸福感的匮乏,往往被进取心的光芒所掩盖,以至于人们倾向于看到追求逆袭代表的积极一面,却忽略观思考其背后的精神动力是否足够健全——是否是为完善自我而积极进取。

    约翰·杜威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这本也是“逆袭”的出发点,但如今社会中“逆袭哥”、“逆袭姐”的新闻炒作敷上了过于名利化的色彩,至于从愚变智、从心胸狭隘到眼界开阔、从无足轻重到对社会有所贡献的逆袭,又有谁人用心关注?其实,逆袭不仅是种个人成长,更该是草根成熟地进行自我定位、负起社会担当的心里蜕变。

    再从围观“逆袭”的观众角度思考,为什么人们对他人逆袭的事迹津津乐道?这恐怕是种转移心理。有时生活的无奈容易麻痹个人的理想,自身的逆袭无法实现,所剩的不满滋生出一种“寒门固化”的底层焦虑,因而将原本的自我期待转移到他人、甚至是新闻中不相关的人物身上。群众常凭此支持“虽然我做不到,但是的确有人能做到”、“这个世界的规则可以打破,奇迹可以发生”的观点,如此说来,“逆袭”行为产生的结果和带来的生活影响辐射之远,出乎故事主角的意料:你的逆袭很可能就励志了别人的人生,你的成功很可能标志着“寒门固化”的再一次被打破——出身的不平等和暂时性的落后并不能局限你的人生,那么推广开来,还有许许多多平凡人的平庸可有待突破、逆境有待转折。

    人们在网络上对于“逆袭”的围攻,往往是在逆袭者成功之后大发感慨,其由贬到奉的态度转折,让人不由得想起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实现逆袭的意义不只拜将封侯、名义双收,更在于理想的实现、内心的圆满,那么我们看待逆袭也应报以宽容鼓励的态度,对于成功的逆袭,应怀以衷心的祝福和虚心的借鉴。在如今大发展的社会时代中,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方式或许已不再是实现逆袭的主要手段,但无论身处何地,忠于职守、有所精专,摒弃一颗只顾追名逐利的得失之心,开拓人生的更多可能性,那么你以担当人生、传递正能量为宗旨的逆袭模式,早已大方开始。

    逆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逆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lw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