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归家,从地铁站出来,要经过一处红绿灯。
在马路对面,一位中年男子突然朝着我喊:“别着急,等绿灯的!”
正当我满脸问号时,旁边传来了一个小女孩开心的笑声。
我转头,一个小不点正依偎在她母亲怀里,不停的摇摆身体,还哈哈哈的大笑呢。
女孩母亲微笑着看了我一眼,对小女孩说:“你看,别人都看你呢,小点声!”
小姑娘可不管这套,在她的世界里,只有马路对面的男子。
红灯终于变成了绿灯。女孩挣扎着挣脱了母亲的手,飞奔着跑向了男子。
男子赶紧迎了上来,抱起了女孩。
女孩在男子怀里,笑的更开心了。
看着这一幕,心里莫名的一暖。
不用说,我们就知道这是一家三口。女孩应该有日子没见自己父亲了,所以在马路上看到,显得格外的兴奋。
夜色正浓,一家三口,父母一边一个牵着小女孩的手,沿着马路前行着。
小女孩的笑,也一直久久地回荡着。
(1)狗也闲的年岁
小时候,我们都有过一段特别柴的时光。
7、8岁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懂了点事,却又很幼稚。
整天,嘻嘻哈哈的,不知人间愁滋味。
有一次,父母和邻居有事外出,我和姐姐与邻居家的小姑娘便被聚拢在一起看家。
晚上睡觉时,三个人躺在硕大的床上,笑的此起彼伏,几个小时都没有停下。
你笑,我就跟着笑,越笑声音越大,越笑越想笑,直到笑得肚子疼,笑得满身大汗。
笑的情绪是会传染的。
有人曾在地铁做过实验,如果一个人在地铁里哈哈大笑,那么不久后,地铁里的人就会跟着一起笑。
而那个年纪,甚至不需要说话,就可以一直笑下去。
后来,慢慢地长大,慢慢地懂事,好像再也没那么肆无忌惮的笑过了。
甚至,笑到肚子痛都屈指可数。
是什么带走了我们的笑呢?
(2)没人疼的孩子
儿时,生活条件比较差,没有天天洗澡的条件。膝盖和肘部会因为长时间不洗而堆积一些黑色的泥垢。
亲戚朋友看到,都会逗弄一句:“长皴的孩子有人疼!”
为了让自己变成有人疼的孩,我和姐姐会特意在身上涂上泥巴。
兴高采烈的去向母亲邀功时,不仅没换来奖励,还差点被打了。
母亲惩罚我和姐姐自己烧水,把自己洗干净。
母亲的意愿是好的,结果却变成了两个小孩,分别泡在两个大盆里,互相泼水,嬉闹,弄得到处是水。
后来,本以为躲过去的挨揍,还是来了。
“让你没人疼,我让你疼!”母亲拿着鸡毛掸子,一人屁股一下,轻微了用了些力。
打在身上却也是印象深刻了。
(3)掩耳盗铃的鸵鸟
那时,虽然不懂事,却也知道了大概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
一年级时,期末考试没考好,不敢回家。躲在家附近的房基地的沙堆后,从下午趴到了深夜。
直到母亲焦急的到处寻找,才缓慢的走到母亲跟前。
母亲看着,满身是土的傻小子,气不打一处来,却又有些心疼。
连拖带拽的就把我扯回了家。
混乱的吃了口饭,别倒在床上睡了过去。
第二天要做作业的时候,才想起,把书包丢在沙堆了,再回去找时,早已不见了。
于是,期待着书包能自己出现,最好作业也全都做完了。
不敢跟母亲说书包丢了,就那么熬了一个暑假。
开学时,只能尴尬着看着别人一个个的交上了暑假作业。
自己却只能硬挺着坐在座位上,一边默念着:“老师看不见我,老师看不见我!”
可期待总会在瞬间被打破!
“你的作业呢?”班主任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了过来。
于是,一身冷汗!心里想着“完蛋了,死定了!”
曾经你我都是那个小女孩
小时候,对父母的感情出了爱之外,更多的是依赖。
而父母对我们的爱,更多的是保护和呵护。
因而,长时间不见的思念,会在见面的瞬间冲破我们的理智。
让我们笑的忘乎所以,“我终于见到你了!”。或者让我们哭的梨花带雨,“你去哪了,我好想你!”
而无论是笑还是哭,我们对父母那种真挚的爱与依赖,会瞬间地释放。
慢慢地,我们一个个离家远走,打拼的城市由陌生变为熟悉,身边的最亲的人变成了恋人。
每当归家时,见到母亲的第一时刻,总能看到她眼里的兴高采烈的和掩饰不住的宠爱。
而这时的相处方式,再也不是,狠狠的抱一下,而变成了,母亲匆忙中做好的一大桌子菜。
变成了,与父亲那一下又一下的碰杯。
我们长大了,与父母之间的爱,也收敛了。
而曾经小女孩、小男孩的你和我,变成了让父母依靠和依赖的大树。
又要过年了,回家看看吧!
毕竟,我们也在慢慢地变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