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夜,信步走上街头,月儿就浅浅地挂在天边。
鹅黄的灯光四射,将周边的景致都上了色,于是路面成了黄色,枝头成了黄色,就连电杆也被染色了。
站在树下仰望,有那么一瞬觉得时光仿佛穿越,所有的风物包括自己,都定格成了中世纪油画场景,内敛而深邃的的感觉,一度让人恍了神。
可能也是因为年过完不久的缘故,本应该是门庭若市的街巷,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的,橱窗内依然闪烁着灯光,映照在灯光下的服饰,变得格外的醒目,好象因为这样的折射,更为模特的展示增彩添色似的,而此时风柔柔地吹着,拂过来也倍加亲和。
北方的春就是这样,其实节气走过立春,走到雨水时,南方那样的花事,那样春花此起彼落的盛况,还得等些时日。
小园里,那几棵玉兰树,枝头的花苞已经开始挺立了,记得每年早春的序幕,就是一夜之间玉兰花开,亭亭袅袅立在枝间,孤傲地将春来的消息召告于世,但好象这个时间节点,还是这样寂寥的春色,没有生机,没有色彩。
而写到春夜这个节点时,最绚的是初唐诗人虞世南的一首五言: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全诗仅寥寥几笔,不仅刻画了月光下漫步在林苑里的主人公开象,还写了受惊的群鸟飞越树林的惊鸿一瞥,以及轻风隔水吹来阵阵花香。将一个有着灵动鸟影、醉人花香的春夜园林,语言浅近、静谧清新诠释得淋漓尽致。
远处,偶有行车呼啸而过,三三两两的路人,或如同我一样闲闲地踱步,或风风火火地急驰而去,有小青年嬉笑走来的,有情侣依偎着擦肩而过的,也有中老年人茕茕孑立的,百态的形象,一如百态的人生。
有时候,一种风物,远看是静态的,也如静水流深一样,是平静的,可是细看细想,又有了洋洋洒洒地,又处处有暗潮涌动的迹象,又成了动态的,但无论哪一种状态,都是生生不息的人间烟火的韵味,很温暖,也很生动。
然后,随着不停息的脚程,自己一时间也迷醉在此间,一为春夜,二为春思,再为春愁。
春夜,突然想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