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作为一名黑人女性,生长在种族主义最严重的时代,却变得如此明亮。———题记(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语)
“省培”结业典礼仪式前,尊敬的王维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玛法﹒柯林斯。上个世纪80年代,柯林斯是一位小学老师,先后受到里根和老布什两任总统邀请,希望她能够进入联邦政府担任教育部长。但两次都被她拒绝了,每次她的答案都一样:“抱歉,总统先生,我只属于教室。”
她就像一个精力充沛的发电机,源源不断地为每一个孩子注入强心剂,坚定他们积极面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她教孩子们懂得停止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而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和思考上。因为这才是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方式。
像是米开朗琪罗能从每一块大理石中看见天使一样, 玛法﹒柯林斯认为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优秀的、才华横溢的内在。她说:“天下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
在日常的教育中,玛法﹒柯林斯把目光放在孩子们的长处与优点上,并积极地鼓励和培养,让他们相信自己不是失败的孩子。因为,到柯林斯老师班上来的孩子都是“问题小孩”。这些“问题学生”在她的班里没过多久就都“服服帖帖”,成绩也渐渐开始好起来。9岁的盖里是一个有防备心的孩子,开学后,总是表现出自己桀骜不驯的一面:老师发的练习,他扫一眼就扔到桌子下。但和他过去得到的待遇不同的是,柯林斯完全没有被他激怒,第二天仍旧把卷子和昨天的一起递给他。当盖里看到手上已经攒下的5份卷子时,他终于忍不住了,生气地把一打试卷狠狠地扔到地上。柯林斯居然还是不生气,她对孩子们说:“我知道小孩经常会测试自己的极限,我很小的时候也经常这么做,想试着看看我能摆脱什么。”接着她兴致勃勃地讲起自己干过的“坏事”:把爸妈卧室里的钟表调慢1小时;上大学时为了逃避做礼拜,偷偷从队伍里溜出去;把同样的试卷交了10遍,老师都没有发现……这些话当然没有马上对盖里起作用,不过柯林斯依然每天给盖里发试卷,请他朗读、回答问题,告诉他:“你当然有权利决定怎么做,但我不会放弃你。”又过了1天、2天,柯林斯第3天请盖里朗读时,他决定要试一试,但只读了开头的几个单词,就遇到难读的词,他就把书扔到了教室的另一边。“你学走路之前肯定要摔跟头的。”柯林斯告诉他,“犯错误没什么,我们可以一起纠正,但课本没犯错。”淘气的男孩最终把书捡了起来。几个星期过去,盖里发现他很难再继续保持那种敌对的情绪。不管他多少次朝着柯林斯吼道:“我讨厌你,我才不做那些该死的作业。”柯林斯都会回答他:“就算你这样吼我,我始终都是爱你的。”渐渐地,盖里开始做作业了。突然有一天,他加入到课堂的讨论中。后来,他变成了班上踊跃发言的孩子,而且非常喜欢写作。盖里在柯林斯那里终于屈服了:不管我做什么,老师都会相信并且接受我。
有人问玛法﹒柯林斯:你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她说:“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就能创造奇迹。“没有谁的命运是注定的,你们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改善生活靠的不是酒精、毒品,而是你们自我挖掘的才能。”靠这样的信念支撑柯林斯把众多“问题学生”培养成了政治家、商人、律师、医生……还有相当的学生选择成为教师。
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可曾有柯林斯这样坚定的、无条件的相信学生?我们老是以怀疑的眼光和心理看待学生:她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他是不是又在为没完成作业编理由?弄不清问题背后所隐藏的事实真相就轻率地下结论,贴标签,并以此作为了放弃学生的理由。成就一个孩子很难,毁掉一个孩子却在一念之间。请让我们记住玛法﹒柯林斯老师的话:“好孩子和街头混混之间的差距,有时候只是一个充满自信和爱的好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