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上小学的时候,每天写不完的作业,纸笔的消耗量十分巨大。有一次,老妈给了我二十元钱买文具,于是便买了人生中第一支钢笔,印象中不是大牌子,但它确实很好看,我甚至为它准备了一个专门的盒子。
好景不长,这支笔不到一个月就写不出字了,害得我被老妈一阵数落。这种情况太频繁,几乎都成了惯例,校门口文具店的商品几乎都像“一次性用品”一样脆弱不堪。幼时不懂,还真以为是我的问题,男孩子太调皮总是搞坏家里东西。老妈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小时候得到一个本,都小心护着,正反都写,可不像你们这么浪费!”
所以,事实真的如她所说,是我败家吗?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厄尔,为了公司长久的经济效益,推行了一项政策——有计划的废止。
作为当时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福特在市场占据很大份额,时任福特汽车工程项目的是德国人,所以福特公司的汽车品质、性能俱佳,销量也领先。可有个问题是,汽车质量太好,一辆车开几十年才会报废。这一点厄尔不能接受,如果一个人一生买一辆车就能开到死,那还怎么赚钱呢?
于是厄尔要求工程师想办法,在不影响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修改参数,让汽车限时报废,这样人们每五年就能换一次新车,公司的销售业绩也能得到保证。这便是有计划的废止中的“质量性废止计划”。
为了刺激消费,满足每个人的审美,又提出“款式性废止计划”。要求设计师不断设计新的样式,在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前更改产品款式,这和后来的限量版豪车如出一辙。
福特汽车发展几十年间,还要遵循“功能性废止计划”,要求新款汽车比旧版汽车多一些人性化功能,以此加强客户的黏合度。
有计划的废止在经济领域获得极大成功,可随着生态设计、绿色设计概念的推出,被业内人士联名反对,不到40年就“告别”了市场。现实并非如此,有计划的废止早已成为惯例深入到各个领域。
老妈那个年代的商品,成本高质量好,能用几十年不稀奇。可如今一个商品,拿手机举例,新手机即便买回家供着,一年以后也会自动“报废”变得卡顿。这就是商家刺激消费的手段。正是“功能性废止”才刺激手机不到一百年完成大飞跃,从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变成集拍照上网游戏办公于一体的智能终端。正是“款式性废止”才能让我们生活中每个商品显得与众不同,街上碰见个撞衫的都觉得稀奇。
所以,可别埋怨孩子败家了,因为换成你自己去使用廉价商品,也是一样的结果。如果真的想一支笔用很久,那就去买大牌子的高价笔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