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突然对你很好,说明他有求于你。如果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对你很好,说明他很爱你。”
假如你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发了这段话,你可能第一反应会猜想,这位朋友可能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伴侣对ta非常好。
但如果我们试着将这段话里的两个句子的顺序换一下,那我们第一反应可能会不一样:
“如果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对你很好,说明他很爱你。如果一个人突然对你很好,说明他有求于你。”
也许这位朋友突然遇到一个平时不爱搭理自己,但突然找上门献殷勤的人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或许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况,本来想说某样事情,但突然先说了另外一件事,结果听的人就感觉你是话中有意。
往往很多人会忽略这件事。以前在读书时,最喜欢是《语言学》这门课,老师总能举出很多特别有趣的例子。有时候只是标点符号的改变、或者某个词句的顺序互换,就能让听话的人体会不同的意义。可以说,这门课程影响了我往后的说话习惯。
或许在表达一件事的时候,多加思索后再把话说出口,我们可以解开上司对我们的误解、改变恋人对我们的态度、减少自己对家人的伤害。
或许这也是“三思而后行”的真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