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一年四季,各种花儿分别开在不同的季节,周而复始,有序开放,年年轮回。这是大自然的恩赐,让我们四季有花欣赏。比如,海棠花、玉兰花等开在春天里,紫薇花、荷花等开在夏天里,桂花、菊花等开在秋天里,芙蓉花、山茶花等开在冬天里。
这是时令的自然法则,到什么季节开什么花,到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就要顺其自然才好?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还是别乱了方寸为好,毕竟反季节的果蔬不好吃。
近日拜读了藏传佛教希阿荣博堪布所著的《次第花开》一书,从一个世俗人的角度,有一些碎片化的一知半解,算是个人感悟吧。
(一)在生活当中,快乐和痛苦从来是相伴而生的,每一项快乐都隐藏着痛苦的影子。反过来亦然。这是一种辩证法的认知。
比如,享受美食让人愉快,可是过度饮食也让人不快,甚至危害健康。聚会是快乐的,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恋爱是快乐的,但是相爱容易相守难,相处过程中的争吵、猜疑,甚至怨恨等都伤人心。年少美丽是快乐的,但是岁月总是催人老。结婚生子是快乐的,但是抚养孩子成长成才是多么的辛苦。提职是快乐的,但是由此而来的责任、压力、斗争、算计、焦虑等也令人头痛。财富多了是快乐的,但是守住、用好、增值可是煞会思量。财富同权利一样,稍不留神就会反噬到自己,也不是谁都能拥有、谁都能拿捏得住的。
人生充满烦恼,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更是从烦恼中来,到烦恼中去。烦恼从来不会自主的流转与湮灭。从烦恼中去领悟世间万象的本质或规律,这是一种修行路径,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对我们可能是一种选择?!
人人都会生病,生病就会感觉痛苦不堪。在很多情况下,疾病带来的痛苦折磨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修行考验?!烦恼和疾病都会带来痛苦,这大约是我们生活当中常常遇到的情况。面对这些问题和麻烦,我们是不能回避的,因为逃避没有任何用处,只有坦然而积极的面对,才会有解决的办法。
如何从生活的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这大约是我们要修行解决的问题吧?!
(二)我们要相信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无常的,要相信凡事都有因果,我们要接受无常与因果。因为世间没有一件事是恒久不变的,变化才是规律,一切变化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佛家讲,无常是整个人生,而不是某个阶段,更不是短暂的过渡。比如,四季更替、天气变化、人事代谢、情绪变化、健康状况等等,莫不如是。
这种无常的状态确实打碎了人们对安全感、确定性等的美好幻想,往往使人们痛苦不安、紧张不宁。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世间根本就没有牢不可破、一帆风顺、平安健康、厮守终生或恒定不变等等这种人事物的东西啊。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有两个最突出的,或者叫根生蒂固的,或者叫条件反射性的习惯吧,一个是凡事首先想到的是趋利避害,另一个则是莫名其妙的羡慕嫉妒恨。这两点都是人性深处的东西。大概率人人都有这两种惯性吧?!或多或少而已。
而让这种人性深处的惯性慢下来、停止下来也是需要艰苦的修行才可以。
(三)以上的烦恼、痛苦,还有人性深处的惯性使然,都会使人不堪。其实内心里都源于世事无常,那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内心紧张与情绪对抗。
面对这些焦躁不安,我们该怎么办?
放松当为修行第一条。佛家讲,生活要习惯于那种不确定性,也就是要接纳无常才是生活本身。
看起来,造成我们痛苦的是因为世事无常,其实不是,而是我们的执着造成的。你看看,有的人居无定所,却能过着安宁的日子;而有的人住在豪宅里,却一辈子在逃亡。
看起来,有的人财富虽然多了,内心里执着的东西有可能更多。就像嫉妒表面上是对别人不满,其实是对自己不满一样,人心是贪婪不足的。这就是问题所在。
舍去执着与贪念,就是修行的第二条。佛家说,我们在哪些方面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对别人的嫉妒。可以说,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希望得到什么,也会对别人得到了或者得到更多或者先行得到表现出不满。
自律,就是修行的第三条吧。佛家认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很多的负面东西,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敏感与警醒。这是一种自问自省的法门。对负面的东西必须要整治,否则它会越来越变本加厉的。尤其是负面情绪很具有传染性,所谓近墨者黑啊。自律才能自由,自律才能自在,自律才能愉悦。
修行不会是一场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惊喜。除了上面几条,我们讲修行,还必须要懂规矩,坚持原则守底线,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这样。同时还要具有包容理解的品质与胸怀。要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社会关系与大自然同理,不可无谓对抗,生活要有理有节、有礼有义。
我们始终要明白,不管愿意不愿意,任何人的一生所得最后都会失去。我们其实在一边获得,一边失去,包括爱与恨、欢乐与烦恼等等,没有例外。
终归,乐观与知足才是我们要努力培养的心态,知足才能常乐,不知足常烦恼,不知足常痛苦。因为,所有的幸福感都来源于内心里的安宁。
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勤奋做事,在平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修行,多思考,多反省,多总结,多提炼,不断地在积累经验和探寻规律中开悟成长,才能健康平稳、自由放松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