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我们的系列。
三原则的内容和基本内容就不谈了,说出来都得被骂矫情。让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1. 封装
封装,也就是黑盒了。这里我们回顾下核心准则就明了了——“相比较应该知道自己该知道什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该知道什么甚至更重要。因为前者一般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部分,而后者需要的更多是自信。而且忽略掉其它细节才能让我们集中全部精力解决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
封装的含义上面这段话基本解释得很清楚了:
-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就是我对这里面的实现细节不关心,你直接告诉我你要些啥才能给我所想要的结果。
- 而从服务者的角度则是这里面的逻辑你就别关心了,我会保证结果正确的。而且搞不好以后我还会换种实现方式。
2. 继承
最主要的职责就是避免重复了。类似《Clean Code》,《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等极其多的名著里都一再强调重复的危害。而《Clean Code》甚至直接断言”软件行业里的大部分改进就是为了消除重复”。
3. 多态
”同样的行为作用于不同的个体产生不同的效果”。以上是生物学上对多态的定义。(当初小白入行,为了搞懂多态的定义,居然死磕着把定义背下来了。嗯,青春岁月。)
关于这个OOP原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核心原则——“推迟作出决定的时机”。这里我得引用下我之前一篇文章里的论点了:
- 很多时候我们不想要被此时的决定束缚住手脚,导致之后的工作因当前的决定而步履维艰。但我们又必须作出某种决定以便让接下来的工作得以进行,于是我们可以假装实现了这个功能(假装已经做出了这个决定)来让工作得以继续; 待到真正需要这个功能时,才去实现它(真正地做出来决定)。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的程序变得非常稳固,能够自如地应对外界的变化。
- 上面的”假装实现了这个功能”的另外一种说法叫做“wishful thinking”。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了解下,很有意思的。或者直接看本人底部的链接。而”假装实现了这个功能”的一种实现方式就是声明一个接口。
- 而建立接口的目的就是为了推迟作决定的时机。
- 定义接口就是假装作出了这个决定。
- 而实现接口则是真正地作出这个决定。
- 上面两个行为是有时间差的。而且这个时间差越大,你的程序就越灵活。
- 熟悉Java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多态属于一种 动态绑定 吧。所谓的动态绑定不就是到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去找实现者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