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原则》一书大火,罗胖跨年演讲推荐的这本书顿时刷爆朋友圈,各种阅读打卡也铺天盖地。
最近跟一个做金融的同学聊天刚好聊到了这本书。他跟我分享的书背后的东西甚有意思,不妨跟大家先聊聊开个场。去杠杆是当今金融业从业者口中逃不掉的话题,现如今中国的去杠杆也从实业转移到金融业。
《原则》的作者,对冲基金之父Dalio认为,去杠杆一般有四项措施可以做:1. 债务减记 2. 紧缩政策 3. 财富转移 4. 债务货币化。一场典型的去杠杆,就是拿这四项措施来混合实施,像和面一样,控制好比例,你就能做出一锅香喷喷的馒头(“好的去杠杆”),没控制好比例,你只能得到一滩面糊(“糟糕的通胀/通缩去杠杆”)。
回头来看看我们自己,中国最近20年,就是不断的加杠杆,抓住政策胆子大的少部分人暴富,然后降杠杆全体人民一起扛,然后再加杠杆好了另一小批人,然后再降杠杆全体人民一起扛的周而复始循环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8624156/1633077210e2c28e.jpg)
回到《原则》这本书,这本书更多是讲述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导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我犯下的代价惨痛的错误使我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从“我知道我是对的”变成了“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这些错误让我养成了谦逊的习惯,我需要用谦逊平衡我的勇敢。我们都知道试错是有成本的,而且并不能帮助我们有快速的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都是在试错中达成了我们的目标。如果我们更多要求自己知道为什么对了,并且可以解释给同事领导听,这样不仅加深了我们的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进步。
Dalio先生在早年是一位股票的狂热者,正如他所说“我进入这个时期时带着基于自身经历以及受周围人影响而形成的偏见。”在那个美国股票由鼎盛急转直下的年代,这种心理尤为凸显。偏听偏信成偏见,我们所知、所见、所闻的东西是极少的,注定偏见会伴随我们一生。所以不要轻易地去指责别人的错误,其实我们本身也在错误中。
这本书我还在慢慢品尝中,希望会越读越有收获。
网友评论